第一九八章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

    第一九八章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 (第2/3页)

评价他:“内德温纯,外容庄重,翰苑词宗,国家梁栋。”榜眼窦卞更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至于探花罗恺也是淡泊名利,不尚奢华,所到之处人们赞誉其清廉。

    怎么说呢,卓群他们出现的时候着实吓了所有人一跳,嘉祐二年的这些个进士全都懵了,卓群他们也是懵的。这个时间实在是有些狠呀。

    不过后来事情处理的还是不错的,这一榜倒是正常的考完了,赵恒和赵祯也父子相认了,倒是颇为可喜可贺的,就是正当壮年濮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不小心得了马上风死了。

    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了,不过让赵宋感到高兴的是仁宗朝有能力的人真是不少呢,不过他们对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都有一些不想见了,所以就把司马光给放归了,至于王安石,就继续的负天下之望去吧,这些眼高手低,有没有丝毫实操能力的“斑斑大才”,赵宋皇室是一个都不想用。

    要不是不能随便杀士大夫的话,赵恒都想直接的做了他们。

    可惜他们赵宋和朱明不一样,他们可不弑杀,也没有朱明那种至高无上的皇权。

    赵恒曾今问过寇准,要是你们这些宰执有了于谦和张居正那种,财权,人事权,兵权都归于己身的摄政实权的话,你们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寇准思虑了良久,最后还还是说了,于他自己来说他是不会对皇位起心思的,但是他的手下那些人都会给他黄袍加身的,因为权臣坐到了那一步,就只能进不能退了,因为退一步就是万丈悬崖,所以赵宋一朝即便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全力进行着变法的时候,也是有人会拖后腿的。

    这不是因为什么政见不合,而是不能让人独掌朝权,这是一个潜规则,庆历新政的时候,这个规则大家都是遵守的,可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双方就都不遵守了,准确的说是王安石为了更好的变法把所有的反对者给赶走了。

    然后等到他罢相的时候,反噬就来了,而他举荐起来的那些人都是不懂这个潜规则的,或者说是装着不懂这个规则,反正为了实际的权利党争开始了,然后一直到北宋灭亡,党争就再也没有停过。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