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定都之争(三十六)

    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定都之争(三十六) (第1/3页)

    皇帝不承认徐孚远是汉明朝的忠臣,但认可徐孚远是民族英雄,确实已经给了徐孚远最稳妥的体面,而这份体面,名副其实!

    因为徐孚远自认即将要去做的事,是为了天下汉人。

    徐孚远听完,身子剧烈地颤抖起来,他突然转身,长揖至地,哽咽道:“谢陛下为臣之身后名盖棺定论……如此,臣可安心,去了!”

    吴争背过身去,“徐阁老放心,朕绝不牵连徐阁老家人,不牵连任何涉案者家人!”

    徐孚远直起身,转身拱手,蒙脸垂泪踉跄出宫。

    ……。

    次日。

    惊天之变。

    吏部侍郎张岱、礼部侍郎谈迁、户部左侍郎张有誉及以下一百七十多京官,死了。

    或悬梁、或投井、或吞丹,亦或者是——暴毙。

    古怪的是,皆有留下遗书。

    遗书中陈述了自己所犯的罪过。

    然而,内阁没有出声,宫中也没有出声。

    一时间,全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再次日。

    吏部尚书徐孚远突然服毒自尽。

    一样留下遗书,将操控应天、杭州二府交易所,挑动松江府地价、商会股价的来龙去脉,一一陈述的一清二楚,遗书中列出江南涉案世家、士人、商贾等共三百十一人。

    当天晚上,宫中终于传出皇帝的声音,勒令将一应人等绳之于法,责令内阁首辅冒襄限期结案。

    于是,应天府缇骑四出。

    ……。

    “陛下必须要这样吗……?”

    已经被皇帝赐婚的长公主,不无哀怨地责问着吴争。

    按理说,长公主被赐婚就须搬出宫城,但由于沈致远被派往北方率军参战,婚礼被安排在凯旋之后,是以朱辰妤依旧留在宫中。

    京城的震动,让朱辰妤感到心酸和痛苦。

    因为,这一轮中被清洗的基本上都是建兴朝旧臣,自然,京城中一部分涉案的原本被供养起来的朱姓宗室,也在被清洗之列。

    这让朱辰妤有了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