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战之罪!

    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战之罪! (第2/3页)

就是唯一的必经之路。

    除非鞑子转道,由诸暨撤退回去,否则想要到上虞,就必须经过三界。

    可偏偏鞑子就这么突然出现在了魏文远部的身后。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

    二千鞑子当初在嵊县分兵,一路攻上虞,一路去新昌。

    去新昌一路突然消声匿迹,这不是因为鞑子长了翅膀,或者鞑子有隐身术。

    而是鞑子有当地人做向导引领避过人烟稠密处。

    嵊县至三界,确实只有这条官道。

    其余山野小道,根本无法让鞑子骑兵通行。

    可有一条不是道路的路,被魏文远等人忽略了。

    准确地说,根本不曾想到。

    之前也说了,三界东边沿江,曹娥江支流,到了此处,水已经不深,象现在浅滩期,可涉水而过。

    江成了溪,自然可以让鞑子骑兵轻松通过。

    大明之地,天然的屏障,反而帮了鞑子。

    这不可谓不悲哀。

    敌军突然出现在身后,这让魏文远所有的部署皆落空。

    不仅如此,敌军的突然出现,使得魏文远全军炸了营。

    这是一场屠杀。

    士兵们满怀报国之志,却在一瞬间失去了斗志。

    不,其实大部分人没有失去斗志,可在这种众人皆逃的情况下,只能随波逐流。

    所谓兵败如山倒,莫过于此。

    幸好廖仲平部在魏文远部以东五里,迅速增援,方才给了魏文远部喘息之机。

    三方队伍形成一个三角。

    魏文远部在西,廖仲平部在东,鞑子骑兵在西北方向。

    可廖仲平人数太少,只有六百多人,无法真正牵制鞑子骑兵。

    且廖仲平部没有骑兵,鞑子分兵阻击,廖仲平就苦不堪言了。

    官道之上,骑兵对步兵有着太大的优势。

    况且,明军士气已乱,更是独木难支。

    魏文远已经喊哑了喉咙,怔怔地发不出声音来。

    看着明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在鞑子弯刀下倒下,他的眼中有泪光闪动。

    抽出腰刀,横与脖颈,喟叹一声,天意如此,非战之罪!

    ……。

    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