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赋税才是导致明亡的主因?

    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赋税才是导致明亡的主因? (第1/3页)

    吴争忍不住开口道:“或许皇族人数太多,国库负担一百多万皇族,已经是捉襟见肘。”

    莫执念难得地不认可吴争的话,他明确地摇摇头道:“或许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肯定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一百多万皇族听起来很多,但如果放在近二万万人口之中,尚不及百中取一。”

    吴争辩论道:“可就是这不足百一的皇族,占着天下六、七成的土地。”

    莫执念摇摇头道:“老朽不知道伯爷是从哪得出这六、七成土地的数目,但老朽知道,至少江南没有这种情况,若是情况真如此,伯爷以为,江南百姓能答应?按老朽估计,各地藩王所占土地占到各地田地总数二至三成是有的。”

    吴争有些傻眼,这老头肚子里确实有些货,不过吴争不理解,就算江南百姓不答应,又能如何?也象张献忠、李自成揭竿而起?

    “本官也是听闻,莫老丈不妨继续往下说。”

    “是。在老朽看来,朝廷财政的困境,在于随着人口、土地的增长赋税反而减少,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赋税征得太少了。”

    所谓语不惊人誓不休,吴争今日算是长了见识了。

    在这老头嘴里,大明的灭亡,根本原因居然是赋税收得太少,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要知道,张献忠、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喊出的口号就是均田地、免赋税。

    吴争略带讥讽地说道:“亏得没让你执掌内阁,否则大明朝恐怕还支撑不到前年。”

    莫执念自然是听得出吴争话中的讥讽之意。

    他平静地说道:“伯爷容老朽说完。伯爷想必知道,明成祖时,修建紫禁城、营建武当山大规模房舍,三保太监七下西洋,五十万大军五次北伐蒙古,几十万大军屡次征岭南,这几件事中,随便单独拿出一件来,其所造成的耗费都远远高于崇祯帝所有的赋税收入以及辽饷、剿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