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七章 救厉如海的老僧竟是马士英

    第三百十七章 救厉如海的老僧竟是马士英 (第2/3页)

一行,是绕道至钱塘江边的,因为萧山已经在清军的手里。

    他们一行才二百骑兵护送,自然不敢轻易穿越敌战区。

    可厉如海不同,他如今手中有人了,腰杆子硬了,直接就穿越萧山到达钱塘江边。

    所到之处,零星的清军和当地官府,早已闻风而逃,谁敢相拦?

    于是,双方人马在钱塘江边会师。

    死里逃生,本是该喜极而泣、相拥庆幸的。

    可事实上不是这样,钱肃乐一行对厉如海一行,怒目相向。

    当然,这不是针对厉如海,以厉如海的作为,钱肃乐等人称许还来不及呢。

    这一幕,完全是因为厉如海身侧的那个老僧。

    这老僧的身份,厉如海至此时才得已明了。

    他竟是马士英。

    马士英,那就是个声名狼籍、臭名远播之人。

    坊间称他为祸国殃民之罪魁祸首,几于宋时秦桧并论。

    说起他的罪过,有四点,一是马士英是阉党中人,二是崇祯上吊之后,马士英以序为名,内结宦官韩赞周、勋臣刘孔昭,外约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拥立福王朱由崧于南京,是为明安宗。

    可众所周知,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朝却坚持不到一年就亡了,百万明军一哄而散。

    这罪过自然要怪到马士英的头上,因为东林、复社一众清流,那是要拥立潞王的。

    其四,马士英有个猪队友——阮大铖。

    阮大铖原是东林党出身,可后来却是反东林的急先锋。

    原因是,天启初,列籍东林的阮大铖,是高攀龙弟子。当时阮大铖由行人擢升给事中,不久因丁忧还乡。

    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

    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