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酝酿剧变

    第三百四十六章 酝酿剧变 (第1/3页)

    无独有偶,南京城西南面,聚宝门外,有个要隘城,名叫越城。

    原本是拱卫南京城之用,而此时已经驻囤了数万大军。

    其中,有三万多人,是刚由钱肃典叔侄编练的新军。

    而此时,这叔侄俩同样为监国及朝廷的到来纠结着。

    他们叔侄可谓忠义之士,从小受钱肃乐思想的耳闻目染,对于忠国忠君无须置疑。

    但叔侄俩却是年轻人,年轻人心中渴望改变,不仅是改变现状,还想改变未来。

    如果仅仅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夫,那么也就听命行事就罢了。

    可他们叔侄,却是饱读诗书之人。

    读书识礼义,但读书一样会让人知道许多书上不曾提及之事、之物、之礼。

    这就象是地上一只蚂蚁,越来越强壮的同时,它渴望爬得更高,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它发现或许飞上天,才能看到得更多。

    如果二人不逢这乱世,或许能安分守己,进个举或者进士,做个县令或者更高一些。

    但现在,他们都已经是千户,经历了血与火拼杀的千户。

    投笔从戎,有思想的文化人成为了武将,这是非常有破坏力的,反之也非常有建设性。

    “九叔,你说靖海候是怎么想的?原以为他是个曹操,可如今看来,似乎是错怪了他。”

    钱肃典同样困惑,“我也无法理解,按理说,将监国拦在平岗山,对他而言易如反掌,随便一个理由,就能制止朝廷北迁,这样就能使得他在应天府,统揽全局。而你我心里都清楚,不管从私欲还是公义,由他来掌管应天府全局,更符合如今的形势所需。监国殿下他的心思,太难揣摩,殿下监国一年以来,虽然英明公正,可毕竟是女子,不懂军务,对北伐光复恐怕力有不逮……哎,他的心思,太难揣摩。”

    “是啊,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他真有异心,你我恐怕真难说服先生和爹爹,到头来,这事还不闹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