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应天府之变(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应天府之变(二) (第1/3页)

    于是,一行人在聚宝门外越城转向,向东而去。

    所幸钱肃乐还是比较谨慎的,在动身之前,派人与城中陈子龙联系,言明了朱以海的意思和动向,请陈子龙转令钱肃典、钱翘恭叔侄,令他们率军从洪武门去正阳门外候驾。

    并请陈子龙率城中一众文武官员,前出正阳门,恭迎朱以海车驾。

    朱以海一行这一绕,就给了吴争宝贵的时间。

    正如吴争所说,死马当作活马医,原本就算朱以海绕行正阳门,吴争恐怕也赶不上朱以海一行进城。

    可这个时候,朱以海显然忘记了,正阳门外西边东府城中,所驻囤的一万多精锐之师,这支精锐,一直从杭州打到应天府,可以说是吴争的嫡系。

    虽说是明军没错,但这些人是被吴争喂饱了。

    吴争有一个被将士最看重的优点,那就是不贪财,不仅不贪财,还是个散财童子。

    就这一点,只要跟过吴争的士兵,都愿意追随吴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兵吃饷,天经地义。

    说什么大义啊、精神啊,真到了战场之上,一切都是狗屁。

    战场之上,唯一可以激励的就是战友之间的比拼,比拼的是血性,还有就是钱,真金白银。

    从吴争手里流过的钱太多了,多到他自己也算不清楚,可到眼下,吴争依旧缺钱,身边确实没钱。

    钱都到哪去了?

    大部分都到了将士手中,吴争从来不吝惜赏赐,每次战后,在赏赐将士方面,都是以上限为准进行赏赐抚恤。

    这对于明亡之后的明军阵营中,恐怕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上吴争。

    这也是吴争能以一支杂牌军,势如破竹,迅速突破常州,兵临应天府城下的主要原因。

    这支军队唯吴争之命是从,但陈子龙不知道,钱肃乐也不知道。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明军,眼见皇帝登基,哪有不顺势效忠的道理?

    难道皇帝的赏赐会比一个候爵赏赐的级别低?

    所以,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