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拥立

    第四百六十七章 拥立 (第1/3页)

    应天府中,正在征兵。

    陈子龙的目标是三万人。

    这目标不高,对于一个大明南都来说,三万兵员也就几天功夫吧。

    其实吴争错怪了陈子龙等人。

    他们在钱肃乐回京,转达吴争欲以二万多禁军为饵,吸引江北清军主力,从而一战收复镇江城的方略,陈子龙等人不仅不反对,还极力赞同。

    如果真能收复镇江,彻底控制长江以南,不再为卧榻之旁有敌环伺,不用说二万人,就算再加一倍,都是值得的。

    这也是钱家叔侄能迅速率军出征、王之仁能随即配合率水师不顾伤亡向江心岛发起攻击的原因。

    上下、君臣同心同德,没有什么事干不成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陈子龙一众文人,对吴争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倒不是因为吴争收复绍兴府全境之功,也不是吴争奉诏派舟山水师增援应天府,更不会是现在吴争有进取之心,打算收复镇江。

    原因很简单,就是吴争的“身份”。

    虽说未经证实,但太祖遗诏和传国玉玺的份量,已经让陈子龙等人信了一半。

    今时不同往日。

    如果在太平盛世,那这事就得看皇帝的意思,或封赏个王爵贻养天年,或软禁起来,当然也不排除抽冷子暴病而亡。

    可眼下,宗室凋敝,二百多年过去,原本惠宗的支持者也早已被镇压,就算要反攻倒算,也找不到人了,不管是谁为帝,臣子就眼前这帮臣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就眼前形势不太适用。

    所以,对于陈子龙这些保明室的先锋来说,吴争确实是可以成为候选者之一的。

    而且,如果拥立吴争,就不存在吴争谋朝篡位的可能了,总没有自己篡自己的吧?

    加上庆泰朝,吴争的实力太强大了。

    如果真拥立他为帝,或许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广州三帝同存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庆泰朝臣,他们渴望有一个皇帝。

    但这些人中,也有持不同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