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继续和谈

    第四百七十一章 继续和谈 (第2/3页)

甚至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清军将士心中的愤怒,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

    洪承畴下令,将城中明军逼向城西角,然后重兵围了起来,然后让吴三桂派使者渡江,向庆泰朝重提停战议和之事。

    被围困在城西角的钱肃典清点之后,发现身边明军,仅人,几乎人人带伤。

    将士们死里逃生庆幸之余,想起殉国的二万同袍,无不落泪,可有一样,他们目光依旧坚定,哪怕钱肃典此时一声令下,他们绝对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与鞑子拼命。

    ……。

    吴三桂很惊讶,清廷竟会吃这么一个哑巴亏之后,还想与庆泰朝言和。

    要知道,江北清军的伤亡,都庆泰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镇江城的失守,让清军失去了南下的跳板。

    可吴三桂默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身居高位多年,这点政治敏感还是有的。

    洪承畴的到来,让他意识到清廷风向开始转变。

    或许要改变多尔衮的铁血霹雳手段,改为“怀柔”了。

    想想也是,毕竟满清人口不多,想统治这么多汉人,还是必须要依靠汉人。

    真要将全天下汉人逼急了,怎么统治?

    这与洪承畴之前数次上疏的意见相符,而此时洪承畴出使江南,自然是洪承畴在朝堂上占了上风。

    而多尔衮向来与洪承畴不对付,那么可想而知,皇帝是站在洪承畴这边的。

    这个想法让吴三桂感觉机会来了,他心中对多尔衮有着强烈的怨恨,如果不是多尔衮出尔反尔,他吴三桂何至如此境地?

    之前对多尔衮惟命是从,那是不得已,如今吴三桂决定,向洪承畴靠拢,从而得到小皇帝的青睐,以换得重新单独领兵的权力。

    吴三桂专程设宴款待洪承畴。

    洪承畴哪会不领会到吴三桂的用意?

    可洪承畴知道,朝中降臣们聚集得再多,绳拧得再紧,真正的话语权还得依靠在外领兵的将军,而领兵的将军需要朝堂的代言人,于是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