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难辩

    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难辩 (第2/3页)

念之争,但在维护朝廷利益上,是一致的,如果暗通清廷来压制吴争,这与吴三桂有何不同?此事切不可再提!”

    见陈子龙态度坚决,钱谦益叹了口气,道:“山河破碎、国之将亡,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何必拘泥于过程?卧子先生只要始终秉持一颗忠心,又何必太在意羽毛呢?”

    陈子龙坚定地说道:“如果连过程都是不择手段,结果何谈正义?”

    钱谦益分辨道:“如今形势很显然,摆在卧子先生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屈从于吴争,以他似是而非的宗室身份拥立,那么卧子先生还可以有一份拥立之功,这样吴争还不至于短时之内卸磨杀驴,将卧子先生逐出内阁。要么咬牙与吴争斗到底,卧子先生睿智,应该明白,政斗一旦开始,那便是不死不休之局。”

    陈子龙沉默下来,他知道钱谦益这次说得没错。

    理念引起政风不同,继而引起政斗,大明三百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只要政斗一开启,事无对错,仅以胜败论雌雄。

    陈子龙一直是反对党争的,可现在,陈子龙犹豫了起来。

    钱谦益轻声道:“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吴争所部残军还在丹徒,只要此时清军配合,从江心岛对丹徒发起进攻,吴争自然就会离京赶往丹徒。”

    陈子龙愕然地看着钱谦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钱谦益继续道:“此时有上下两策,下策是以内阁谕令调回镇江守军,如此清军必定趁势占领镇江,而丹徒吴争、夏完淳部就断了与应天府的联系,成了一支孤军。此策最为保险,只是这样……有损朝廷军力且镇江会再次陷于敌手。”

    陈子龙越听心里越不是味,脸色由青转白,然后慢慢恢复平常。

    “那上策呢?”

    钱谦益见陈子龙主动问,心中一喜,答道:“上策是,常州以北新光复不久,各县已经附逆和被击溃的清军残部犹存,不时施虐偏僻山村,卧子先生派一支偏师乔装成乱军模样,先埋伏于吴争去丹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