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怀鬼胎

    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怀鬼胎 (第1/3页)

    战局的变化,往往就在细微不经意之间。

    吴争攻下靖江,兵临泰兴城下的消息,在泰兴周边各县引起不小的混乱。

    连带着有驻军的县的清军,自动向泰兴增援。

    这就使得正在镇江水域与王之仁水师交战的一万清军阵线开始松动,这不难理解,明军都攻到清军侧翼了,泰兴一失,明军只需一天时间迂回,这一万清军的背后就会出现明军。

    清军开始出现慌乱的苗头。

    王之仁在镇江水域水师的压力聚减,于是水师开始分兵向应天府水域西进。

    水师这个无意的动作,着实帮了正在进攻龙潭的金山卫大忙。

    一直苦于没有攻城武器的鲁之域、吴易在几艘水师炮船的支援下,向龙潭要隘发起了猛攻。

    战况迅速扭转,这下,终于轮到清军苦苦支撑了。

    ……。

    此时的济尔哈朗,虽然还没有接到多尔衮的撤退令,但龙潭被攻击、靖江被吴争攻占的消息已经传来。

    这次济尔哈朗不再犹豫,他明白,再不撤,怕真要被明军包饺子了。

    于是,济尔哈朗一面封锁这两个消息,一面知会谭泰撤兵,这次,济尔哈朗是以军令的形式,勒令谭泰撤退。

    奈何谭泰正打得兴起,满心的不想撤。

    也确实是可以理解,谭泰所部在城里,占据民舍之利,对建阳卫的射箭居高临下。

    而建阳卫只进城了前半部分,后一半还在城外,被清军死死挡着,是进进不得,退退不得。

    只能用脑袋硬顶着高处而来、有如长了眼睛般的箭矢,还得与对面清军死磕。

    加上夏完淳的指挥确实不及身经百战的谭泰老练。

    虽然是僵持,但谭泰更得心应手一些,双方的伤亡比,也是打成一比二,建阳卫的伤亡更大些。

    所以,谭泰根本不把济尔哈朗的撤退军令当回事。

    济尔哈朗这下抓耳挠腮,没辙了。

    可他毕竟是个老江湖,居庙堂之高,早已修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