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来自商人的强烈抗议

    第七百三十章 来自商人的强烈抗议 (第2/3页)

持吴争才对。

    但今日,江南商会却发生了各大商帮齐聚江南商会会所,向莫执念提出强烈抗议之事。

    他们推举了洞庭商帮席本桢为首,强烈抗议大将军府对杭州粮价的管控。

    这事的起因,其实没有对错。

    吴争在两年前那次粮价大战之后,就下令在杭州、嘉兴、松江三府实行严厉地粮价管控,以一两银子一石五斗(一斗约二十斤,也就是十五斗)粳米做为市面粮价。

    可两年过去,其他不说,单就大将军府向三府百姓发放的士兵军饷、阵亡将士抚恤,就高达三百万两之巨。

    两年,三百万两的额外发放,这对于三府市面的冲击,显然是非常巨大了。

    原本钱庄以年息一成的利息吸引百姓手中的闲钱,市面上的银子还算可控。

    可随着钱庄开始完成初始积累资金,利息也渐渐下降到年息半成,对百姓的吸引力已经不高。

    由此,百姓对土地和房屋,还有日常的花费,渐渐上升。

    带来的后果就是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地价、房价、日用品、奢侈品等等,连带着人工也在上涨,涨幅还是相当大的。

    可问题是粮价不涨,没法涨。

    谁敢涨?

    各大商帮确实是钱多得数不清,可面对着官府和军队,脆弱得就象个鸡蛋。

    粮价不涨对百姓确实是件好事,因为再穷的人,也该吃得饱了。

    一两银子能买一十五斗(约三百斤),而三府之地的工酬,最低已经到达一月二两。

    没办法,吴争开设工坊、港口、造船所,三府之地的百姓,只能肯做事的,基本不存在失业这个词。

    但问题是,这三府之地,由于茶叶、蚕桑业的兴旺,自身的粮食产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

    那么粮食就得从周边购买。

    随着三府物价的不断上涨,周边的粮价因大量需要也在上升,贩粮的利润就变得越来越薄,直到亏本倒贴。

    既然亏本,那就不做。

    可问题来了,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