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骗局

    第九百六十三章 骗局 (第2/3页)

的四折,也就是说,一百两的田能抵押出四十两。

    去存钱时,不会给你抵押物,去借钱时,非有抵押物不可,世事就是如此!

    而且,每笔借贷,时限都是六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也就是说,到期还不出,抵押物就是银号的。

    其实,到这份上,稍微聪明些的人都知道风险在哪了。

    户部钱庄的契约是两年起,可银号高利贷最多一年,那一年后,拿什么还?

    所以,除了一些胆大的百姓,少量借贷之外,没多少人借贷。

    这时候,户部钱庄确实急人所急,立马出了一个告示,钱庄即日起,存银契约可从一年起。

    于是,民众惊喜起来,纷纷跑向银号借贷。

    而银号这时也稍稍变了些规矩,那就是只借贷半年的,若要借一年也成,抵押物只按三成计,也就是说一百两只贷三十两。

    两厢规则一变,就有了转圆的余地。

    聪明人,特别是自恃聪明的人,算出了可钻的空子。

    于是,涌向银号开始借贷。

    开始时,银号放出的确实是真金白银,民众借到后,再转存进户部钱庄。

    可后来,银号不再放银了,只是一张盖有印章的条子,民众拿到手后,往户部钱庄一递,就当是银子用了。

    民众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方便,试想几百两、甚至上千两,几十斤重啊,哪比得上轻飘飘一张字条,揣在怀里,多方便?

    只要户部钱庄认就行,其它的民众也难得计较。

    刘元他爹,原本还在犹豫,他倒不是个太念心的人。

    家中的银子早就存钱庄了,得的是二成息,亲朋好友那借了三百两,得的是二成五的息,可这时,利息已经涨到三成五了。

    亲朋好友此时已经没有人不知道高息这回事了,于是一个个找上门来,催着刘元他爹还钱。

    可当时存入的银子,要两年后才到期,怎么还?

    刘元他爹是个注重颜面之人,这不奇怪,当时的读书人家,没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