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诸事不宜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诸事不宜 (第2/3页)

经是清廷在沿海可以召集兵力的极限。

    这本来是场“意气”之争,可最后差点失控打成一场决战,在双方打得精疲力竭、伤亡惨重之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停战议和。

    义兴朝十二万京卫,伤亡达到六成,建阳卫伤亡超过五成,水师全军覆没,还阵亡了一个国公。

    清军方面,伤亡丝毫不比义兴朝少,喀尔楚浑所部被鲁之域和池二憨击溃,喀尔楚浑、尚善当了俘虏,其部死伤虽然不多,但仅俘虏就超过万人,余者散于野,大部分向盐城以北溃逃,据说,最后在徐州完成收容整编时,仅不足二万人。

    尼堪在仪真方向的进攻部队有四万之众,这支军队是被全歼的,当时,吴争率三千火枪兵,携镇江、丹徒守军组成一支“混编军”,与当时驻扎在玄武门以东的二万多京卫夹击,这支清军,除了有少量跳江逃遁之外,其余没死的都当了俘虏。

    尼堪亲自所率的江浦方向八万大军,其实损失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在陈胜率沥海卫到达应天府之前,清军掌控着战局的节奏,攻城交战时产生的伤兵,几乎完全撤回了江对岸。

    所以,听起来这支大军是被打残了,可实际上,真正死亡和被俘的,加起来不超过四成。

    双方的俘虏都非常多,但相较之下,因为主要战场在南岸的缘故,清军被俘虏的更多。

    互换之后,义兴朝这边,尚多出来三万多俘虏。

    而吴争这边,虽然三卫的伤亡也超过了三成,可确实得到了不少好处,一是江都、泰州、如皋及以南土地,吴争没有那么大方,自然是不会交给义兴朝的。二是喀尔楚浑、尚善等人的巨额赎买金,虽说朝廷也在觊觎这笔浮财,但至少,还没人敢当面向吴争提出来。三是被义兴朝厌憎的那三万多俘虏,义兴朝此时连伤亡将士的抚恤金都没处筹,哪有心思去顾着这三万多张嘴?于是,便宜了吴争,这些俘虏随即被吴争一声令下,全部递解至吴淞新城。

    ……。

    历时二十二天的第二次京城包围战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