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皆有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皆有因 (第2/3页)

从厦门递来的信。

    信上也提及了北面海路被吴争控制,郑家去往大沽口的商船,几乎都被挡了回来。

    军队粮饷没了着落,厦门八千驻军和水师有哗变的可能。

    无奈之下,郑芝莞只能重操郑家旧业——打劫。

    还真别说,成效斐然。

    当然,郑芝莞写这封信来的目的,肯定不是汇报劫掠过路商船的成果。

    郑芝莞的在信中劝郑成功,以郑家庞大的水师,对吴争的舟山水师进行一次突袭。

    一来给吴争一个警告,迫使吴争放开海路,至少让郑家商船船队可以继续北向。二来,以报王得仁部被吴争突然剿灭,使得郑家失去了每月丰厚的收益。

    郑芝莞的建议,确实让郑成功有些犹豫。

    郑成功心里权衡,郑芝莞并非不可行,也并非郑芝莞自大。

    郑家有庞大的水师,虽说郑芝龙降清,可郑芝龙也是打过小算盘的,当时投降时,带着降的只是身边数万步兵,其余军队皆镇守各府,并未同时投降。

    当然,郑芝龙在投降后,在多铎的逼迫下,下了投降的命令,之后,各府郑军也确实先后投降了。

    但这不包括水师。

    多铎原本也不想逼迫太多,想着只要占领陆地,郑家水师不过是无根之木,这是有道理的,自古以来,从没有一支水师,可以象陆军一样,在国亡之后,坚持反抗的。

    这是水师必须要基地使然,再强大的水师,也需要时时补给,有了伤亡,也需要兵员,加上沿海基本上都是无险可守之地,所以,水师、哪怕是后世海军,也不具备独立反抗的基础。

    多铎算盘是没打错,将郑芝龙押往顺天府,等于断绝了郑家水师的抗争余地,归降无非是迟早的事。

    可多铎没有想到的是,郑家出了个郑森。

    郑芝龙的几个兄弟都降了,偏偏郑芝龙的儿子不肯降。

    多铎犯了个战略错误,在郑芝龙投降后,就不应该将郑芝龙押往顺天府。

    如果郑芝龙在,对郑成功是个极大的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