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 (第2/3页)

    吴争一愣,随即笑骂道:“你老马又不是二八佳人……本王还用不着人服侍。”

    马士英尴尬地笑笑,“马某意思是,如今左右布政使等诸公都不在王爷身边,王爷身边好歹要留个能说话之人……。”

    吴争微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应天府不远,况且此信关系到朝廷能否出兵滁州,你速去速回就是了。”

    马士英无奈应道:“请王爷多保重!”

    ……。

    这说话间,又是一天的血战。

    蒋全义是真想不通了,淮安府就算是满编,那也只昌二万人的编制。

    在泰州卫主力赶到淮安府外围时,蒋全义手里实际上已经有可用之兵二万人。

    加上大小口径火炮不下三百门,可数次强攻,都被守军硬顶了回来。

    而这时,火枪兵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防御能力极差!

    因为没有装备铠甲,士兵们几乎以肉身面对敌人的火铳、弓弩、投石、滚木,而在没有连发火器的时代,这一点是极度致命的。

    火枪的优势在于远距离火力输出,不与敌近身接触,相对于敌守军,人手一领的各种甲具而言,同样一刀、一刺,其伤害度是相差极大的。

    蒋全义一直“迷信”于火器的威力,当然,这是事实,可问题是眼下是攻城,除非守军士气崩溃,大军一涌而入,否则,肉搏是必须的。

    哪怕是后世,飞机、大炮轰炸之后,也必须步兵冲上去,才算是真正占领。

    而对于火枪兵攻城,缺欠实际战例,也一直是军校所缺乏真正指导性战术的。

    唯一的战术指导,就是大炮轰,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大炮轰完步兵冲。

    淮安府城墙太坚固,十二磅重炮无法对其产生真正有效的破坏力,哪怕运气好,连续在同一位置,两发炮弹直接命中,也只是砸出一个大坑,滴落一些碎石而已。

    而敌守军显然对火攻击有防患,一旦火炮朝城头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