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阴差阳错

    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阴差阳错 (第2/3页)

仅占不了便宜,反而真解了吴争之危。”

    朱媺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这些年虽然熟稔了一些政事,但对于军事,依旧一知半解,如今左右没有合适的人,也只能取信张同敞了。

    至少,在此时的朱媺娖心中,觉得张同敞这番说词,是有道理的。

    朱媺娖想了想道:“可如果廖仲平渡江之后,率左营各西北方向进攻,那我朝同样无法收复滁州……又当如何应对?”

    这话问得倒是有些水准,张同敞答道:“陛下多虑了……廖仲平是吴争的人,这已经无须置疑,按常理,他既然已经选择背叛陛下和朝廷,确实应该向西北方向进攻,以此搏得救援吴争的大功。

    可廖仲平毕竟是沙场老将,他应该清楚江北战场态势,敌军以三面围歼泰州、吴淞二卫,自然不是左营可以轻易突破的,加上淮安被围已有半月,左营缺少骑兵,此时赶去,就算一路畅通,也须五、六日光景,何况途中会被敌军阻截……少算,没有十天八天,无法抵达淮安,这样根本不可能及时救援吴争,所以,臣以为,廖仲平唯有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六合,剑指滁州,方可帮到吴争。”

    朱媺娖连连点头,不得不说,张同敞确实是有能耐的,她是真被说服了。

    “那……此时徐州来的敌军正在凤阳府,左营一旦攻滁州,岂不是遭来敌军的反击?朕以为,须派右营,亦或者卫国公的建阳卫前往策应才是。”

    “不可!”张同敞一口反对道,“陛下,廖仲平已叛,陛下与臣心知肚明,也就是说,他的左营已是吴争麾下了,臣设下此策,目的就是削弱吴争军力,如果陛下再派援军增援,岂不与目标南辕北辙?”

    朱媺娖一怔,沉默一会,喟叹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

    “陛下,臣只知道……汉贼不两立!”

    这时,一道紧急军报呈来,“卫国公于昨日在当涂誓师,建阳卫即日渡江北伐,首攻和州。”

    这个消息,震住了君臣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