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县之战(一)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县之战(一) (第2/3页)

应对之策虽然正确,但细思下来,也有些可笑不是?

    如果是以逸待劳,守军待在城内抗击北伐军岂不更好?

    还能依仗被多尔衮之前下令加固的城墙,何必出城迎战呢?

    这就是陈锦肚子里的小九九了,被动防守,气势弱了三分,主动出击,能赢最好,不能赢也能向上禀报,陈某不惧矢石、身先士卒,率全军御敌于城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类的云云不是?

    这种做法很常见,举个例子,明嘉靖年间,数十倭寇从福建沿海登陆,然后就一路暴走,遇到小县城就攻打,遇到明军就搏杀。

    疾行千多里,洗劫大半个南直隶,直逼大明王朝的留都应天府城下,竟悍然对城高墙坚的应天城发动了进攻。

    沿途十余万明军,竟无力阻拦。

    史载“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逐俱溃。”

    可笑吗?

    还真不可笑!

    虽说当时卫所兵制崩溃,卫所兵员严重足,且战斗力低下,可就算十取一,那也是上万军队啊。

    每人撒泡尿,也能淹死这数十倭寇不是?

    这数十个流窜的倭寇,行程数千里,历时近两个月,造成官兵、民众伤亡数千人,杀死御史一人、县丞一人、把总三个,虽然不知道史书记载真假,但最终这股嚣张的倭寇的下场是被全歼了。

    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不是真打不过,而是不想打。

    除了卫所兵战力低下这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不想打。

    真被逼急了,也是出工不出力。

    加上倭寇怕也是穷疯了、饿急了,没啥顾忌,才敢如此搏命,都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倭寇身处异国腹地,心中想得最多的,怕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而明军避而远之、出工不出力,这就造成了倭寇一举刀,明军就溃逃,那就算有百万兵,也无济于事啊。

    而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养寇自重!

    沿途诸卫所千户、百户们都清楚,就这数十倭寇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