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无新意的劝进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无新意的劝进 (第2/3页)

    这就是吴争对读书人的态度,什么诗神诗圣、鸿儒才子,都去一边站着,等天下安定了,再放你们出来为盛世歌功颂德。

    这道理,和食不裹腹时莫谈论精神诉求一样,前后主次的分别罢了。

    三顾茅庐,不过是借口,充其量只是吴争逃避后院纷争的次要目的。

    吴争不排斥读书人,只是现在用不到,用了,反而添乱,如同对待宗室一样,吴争是个实用主义者,在诗、远方和现实龌龊之中,更愿意去拍打现实的龌龊。

    李颙引着冒襄进来时,吴争已有七分醉意。

    饮酒至这份上,正是最感惬意、舒畅的时候,许多文人才子会拔出腰间做为装饰的数寸短剑,登上桌台、凳椅,斜指屋顶大呼一声,“宝剑在手、天下我有”诸如此类的豪语,再泼墨舞笔写上几首脍炙人口、监督局淋漓的诗词。

    吴争不这样,他睁着腥松的醉眼,招着手道:“二位,想蹭酒喝,那也得来早些,莫待残羹剩饭,徒叹可惜……不过本王不介意,那谁……去,再取一坛酒,晚到好过不来嘛。”

    天晓得,李颙心中的惊讶有多大。

    李颙在想,王爷难道早已知道我会引冒襄来?

    神人哪!

    冒襄则不同,他大咧咧地一撩衫摆,毫不客气地从吴争面前“抢”过酒盏,就着盏中残酒,一饮而尽,大声道:“爽快!”

    这举动,引得桌下鲁进财大喝一声,“放肆!”

    李颙大惊,然而,再没了下文,因为从桌子底下传出的鼾声说明了一切。

    吴争努力地保持着王爷该有的风仪,打着酒嗝解释道:“其实……平时他不这样,也算尽职的……!”

    李颙心里苦笑,他躬身道:“未经通报王爷,臣便擅引冒襄前来进见……请王爷降罪。”

    “无罪。”吴争摇摇手道,“你是本王幕僚,左右臂膀,举荐、引见……这也是你权力之内,何况辟疆兄?”

    说到这,吴争眯眼看向正在“横扫”的冒襄,满嘴鼓鼓的冒襄,口齿混浊地点头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