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吴三桂更可恨的大汉奸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吴三桂更可恨的大汉奸 (第2/3页)

以这么做,一是徐州离京畿不远,万一有事,便于弹压。

    二则,清廷当时已经有了蚕食整个华夏的打算,将这些军队囤于徐州,便于向各个方向派兵。

    而这八万人中,并不包括象姜瓖这样追随阿济格多年的降军。

    譬如,这八万人中,兵力最多的就莫过于清廷一等精奇尼哈番的左梦庚所部。

    左梦庚,原明名将左良玉之子。

    在他爹左良玉死后,愣是率他爹二十万旧部降了清。

    从他为恶的程度,完全不下于臭名卓著的“大汉奸”吴三桂。

    吴三桂降清,多少是因为他当时所处的位置很尴尬,崇祯已经上吊,他夹在李自成和清军之间,虽然同是汉人,但是毕竟大顺军逼死崇祯皇帝,算起来是吴三桂的仇敌。

    在吴三桂看来,大顺军是远不及清军的,与其与“仇敌”合流,那还不如投降清军呢。

    至于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那是戏说,听听也就算了,不能太当回事。

    但左梦庚却不同,崇祯上吊,他爹左良玉还是大明忠臣,时为宁南伯的左良玉,还为弘光朝镇守武昌。

    二十万大军哪,说它是当时弘光朝最强大的军队,一点都不夸张。

    可为何左良玉要“反”?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左良玉的成名,不是在关外与清军作战,而是镇压农民军起义,以农民军将士的人头,不断累积战功,先被拜为平贼将军,后来又被封为宁南伯。

    这么一说,脉络就清晰起来了。

    左良玉为弘光朝镇守武昌之时,正是李自成被清军赶出顺天府,一路溃退南下之时。

    大顺军好退不退,偏偏往左良玉辖地退。

    要知道,这两方之间的仇恨是巨大的,刚才也说了,左良玉的发迹,那完全是靠杀农民军的。

    可问题是,在崇祯最后几年,大顺军实力不断壮大,原本杀“贼”杀顺手的左良玉,在面对大顺军时,已经败多胜少。

    也就是说,被大顺军打出心理阴影了。

    而那时大顺军虽说是向南溃退,可毕竟有三十万人马,兵力远胜于左良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