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打破僵局

    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打破僵局 (第2/3页)

    可事实就这么发生了。

    当史坤接到斥侯骑兵禀报时,也愣住了。

    他无法想象,几乎四倍于己的敌骑,突然袭击四营,会造成怎样恶劣的结果。

    但问题是,从沭阳急援需要一天的时间,一零三团没有成建制骑兵。

    可以从宿迁增援,当天即可到达,但那只有三营,也就七百多号人。

    而且,传令也得半日时间,算下来,和从沭阳增援差不多。

    史坤冷汗浸背,他是知道李溥兴身份的。

    李溥兴一旦出事,后果极其恶劣,甚至关乎到吴王与晋王的交情。

    由此,一向果断的史坤,陷入了两难境地。

    可军情不等人!

    史坤猛一咬牙,在向鲁之域派出求援之后,下了一道命令——令麾下两营奔袭海州!

    既然时间不够,救不了,那就各打各的。

    敌取我邳州,我取敌海州。

    这又是一场豪赌,事实上,史坤也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这和岳乐不顾沭阳,急袭邳州的战术思想如出一辙——出其不意,攻敌必救!

    如今两军在安东一线胶着,如果威胁到海州,势必造成清军后背受敌,岳乐敢不救?

    但问题是,一旦岳乐回师一击,仅两营一千多人马,也就够岳乐塞牙缝的。

    当然,史坤做此决定,也是为形势所迫,因为李溥兴若有不测,他的前途恐怕也到此为止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这破罐子破摔之法,或可引进犯邳州的敌骑回援。

    这便是史坤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

    可鲁之域哪还有援兵可派?

    手中兵力增援了池二憨,根本无法提供向邳州增援。

    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很多时候,左右一场战局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

    或许岳乐和吴争,都意识不到,双方重兵堆砌的黄河战线,相峙、激战数月之久,竟会因一个小小意外而打破僵局。

    邳州是个小州,治所是下邳。

    下邳是个小县,城墙不高,也不坚固。

    数百人足以打一场有声有色的攻防战了。

    所以,史坤部署一个营在城中,并没有轻敌之意,就无所谓对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