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临江仙

    第五十一章 临江仙 (第2/3页)

。”只是变声期的男声,是无论如何也唱不出杨洪基老师的慷慨悲怆的韵味。

    曾巩赞道:“文远的一曲《临江仙》清越激昂,虽结尾有归隐之意,也不失为一种洒脱。只是声音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想必由有些年纪的昂藏大汉来唱似乎更好。可令李三唱来!”

    李三急忙摆手道:“小的虽粗识几个字,但不会唱曲儿,莫要糟蹋了我家少爷的绝佳诗词才好!”

    无奈众人强命,李三只得唱来。夕阳映照下,却又有说不尽的悲凉了。

    眼见天色将晚,那风却是没有一丝要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大,激扬起的浪花甚至能拍打到甲板上。幸赖那海沧船稳定性极好,倒也不用担心会有倾覆的危险,即便如此仍然摇摆不定。

    掌舵的船工急忙禀报道:“看这样的情形,天黑之后必有暴风雨到来,请夫人和少爷及早安排登岸为宜。”

    晏居厚问道:“前方可有适宜登岸的码头?”

    那船工也是长跑江湖的老码头了,对沿岸的地理很是熟悉,答道:“前方约三里处即是彭泽定江军管辖之处,甚是繁华,倒也适合停留。”

    晏居厚从善如流,即命前方弃舟登岸。

    却原来前方即是彭泽县的地界了,也就是陶渊明当过几天县令就挂冠而去的所在了。

    因江中有沙洲,将长江一分为二。右侧水道通航,却不足千米宽,为长江第一险要狭窄之处,为此朝廷置定江军搜检过往船只。左侧水道甚浅,多有淤塞之处。若要躲避风雨,或是卸货维修,多赖纤夫拉动才能通行。

    既名定江,那自然是在长江上的一应船只都要受其管制。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凡是涉及到检查的地方总是少不了吃拿卡要等相关弊端,古今中外,盖莫如是。虽是晏府管事打出晏氏的旗号,仍然被负责检查的兵卒以“例行公事”为由拒绝了。幸赖管事通晓事务,付出过路费若干,才免了众人被盘查之苦。

    那管事不甘心就此受辱,向晏居厚禀打了一番小报告。

    见晏居厚想要发飙,曾晔劝道:“兵卒如此贪婪愚蠢,其上官未必不知。若是趁夜黑风高,贼兵作乱,惊扰了夫人一众女眷。我等虽不惧他,但亦是罪莫大焉。且待来日再收拾他不迟!”

    忽然听曾巩猛地一拍船舷,恨恨地道:“那定江军都指挥使该死!”

    众人探头向外一看,却原来是一众纤夫,正赤身背着纤绳,冒着风雨,奋力拉动船只往码头靠拢。

    彼时船只多靠桨、帆之力航行,若遇到逆风、逆水处,就需要靠人力拉动,所谓拉纤是也(不是什么保媒拉纤的意思)。沿河道之处,拉纤也就成了一个专门的行业,列宾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绘的就是这一情景。虽然生活很苦,但总算有些收入,也勉强算是一门营生了。但拉纤是个苦力活,多由青壮男子为之,但眼前拉纤的人群分明多有老弱妇孺,这就让方正端谨的曾巩恼怒了。

    晏居厚一看,却是笑了,向几人解释道:“我原本以为那定江军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