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婚(一)

    第七十一章 大婚(一) (第2/3页)

,刚巧看见工匠在挂匾额,阳光下的赵祯御书“六元府”三个大字煞是富丽堂皇。方仲永想到府里的空空荡荡,不知道怎么得想起了后世与之相似的著名品牌——两元店。得,两元店就两元店吧,谁叫咱穷呢?

    至于说需要依靠女方丰厚的嫁妆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倘若是在后世,一定会作为励志故事登上头条的,方仲永甚至连标题都想好了——“看,富家千金居然做出了这种事”,或者是广告软文“穷小子学会了XX,土豪千金嫁给他”。

    但更多的是不能登上主流媒体的小道消息,诸如“新郎嫌女方索要聘礼太多,婚车到门口又开回去了”等等负能量的报道不胜枚举。即便是新郎没有当时翻脸,但婚后男方父母为了偿还高额的欠款而倍尝艰辛,女方只顾自己嗨皮的情况也多有发生,直至给原本恩爱的小夫妻埋下了争执的隐患。(有没有结过婚的书友,感同身受不?)

    方仲永也发愁聘礼的事儿,问晏溶月想要多少聘礼。

    晏溶月笑道:“郎君可出多少彩礼?”

    按照后世结婚必备三大定律,房子有了,虽然是公家发的;车子,咬咬牙也能置办起来;存款,就尴尬了,只剩下不到五百贯了,办一场上档次喜宴都为难了。

    方仲永忐忑地问道:“遵从古礼可乎?”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是为请期也。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至于亲迎就更容易理解了,接新媳妇呗。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

    这些礼节里面,虽然也有聘礼的出现,但多是食物、衣帛,首饰都不一定是必需品。看似场面宏大,其实花不了几个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