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经济封锁

    第三十三章 经济封锁 (第1/3页)

    武举是由兵部主持的,但主考官却是副宰相寇准。也就是说谁会上这初榜,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基本是由寇准说了算的。

    除主考官外,还有四个人担任考官,分别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李继隆,副枢密使钱同光以及两位翰林学士。

    5人依次传阅试卷,然后共同讨论评分,选出36位武进士入围,并将他们的试卷上呈天子预览。

    寇准坐在主位上,看着考卷,嘴里不停的骂骂咧咧。

    “什么东西?”扔掉一张考卷。

    “这字写得,比蜘蛛爬过也好不了多少。”又扔掉一张考卷。

    “连基本行文规则都不懂,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再扔掉一张。

    “寇大人。”李继隆看不过去了,接话道:“照您这样,怕是一个入围的举子都没有了,武举不同文举,文章好坏无所谓,对打仗有想法就可以了。”

    “那怎么可以,连基本策论都过不了关,还能指望他们当将军带兵打仗吗?当个大头兵倒是可以。皇上选将,那是宁缺毋滥。”寇准反驳道。

    两个文官听了连连点头,两个武官听了对视一眼,苦笑一声。

    “我就不信没有合格的卷子。”寇准说着又翻出一张,才看了一眼就惊呼:“混账,这种水平怎么能选上来,这些州府都是怎么办事的。你们看看这文章,没头没尾,直接上来就是一二三点,莽夫。”

    他嘴里骂着,随手又要丢过去,却无意中看到卷子下面诗词的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嗯,还有点意思。”寇准又将扔掉的卷子抽回来,直接看那首词,越看越有味道,大气雄浑、气势磅礴,连他自己也自愧不如。尤其那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把大宋三十年平辽战争屡败屡战,不破幽云终不还的胸襟与决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看到如此好的词,也忍不住想看看那不堪入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