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谢皇上恩典

    第199章 谢皇上恩典 (第1/3页)

    ♂?  ,,

    三皇子痛哭失声:“父皇,儿臣该死,儿臣罪该万死,万死莫赎。父皇多年苦心教导,儿臣辜负父皇隆恩,无颜再见父皇,无颜觐见皇上。儿臣大逆不道,派人刺杀皇上,违背父皇圣命,谋逆不轨,父皇,您带了儿臣一起去吧!”

    三皇子一头向宫擎天的金棺撞了过去,有人拉住三皇子,三皇子以头重重叩地,砰砰有声,几下他的额头就破裂,渗出血迹。

    “父皇,父皇,儿臣该死,儿臣没有颜面再活在这世间,死亦没有颜面去觐见父皇,侍候父皇啊……”

    痛哭流涕,三皇子大放悲声,跪爬跟在宫擎天的金棺之后,一步一个响头。

    “轩辕武,想做什么?”

    轩辕琰蹙眉,冷冷地盯着轩辕武,三皇子轩辕武一步一个响头,跪爬到轩辕琰的脚下不停地磕头:“皇上,臣弟自知万死犹轻,今日就请皇上赐臣弟一死吧!”

    群臣的目光都落在轩辕琰的身上,早已经递送了很多奏折,敦请皇上处置这几位刺杀皇上,谋逆不轨的皇子们。谁想,宫擎天大行,皇后跟随殉主,因此这件事就被耽搁了下来。

    “唉……”

    轩辕琰长叹,良久才道:“如今父皇刚刚离去,朕心大乱,同为先帝血脉,兄弟至亲,们何忍如此待朕?”

    “皇上开恩,皇上恕罪,臣弟知罪。只求皇上开恩,念在同是先帝血脉,兄弟至亲,饶恕臣弟等吧。”

    几位皇子跪伏在地同时重重磕头在地叩拜求饶请罪。

    “也罢,如今就看在父皇刚刚离去,尸骨未寒,汝等就在父皇的灵柩前立誓吧,朕便饶恕了们,给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以慰父皇在天之灵。”

    几位皇子不由得大喜若狂,纷纷对宫擎天的金棺磕头立誓,发誓不敢再有异心,效忠轩辕琰等等。

    “汝等要谨记今日在父皇英灵前所立下的誓言,异日汝等再有异心,父皇在天之灵,也不容许再赦免汝等的大罪。”

    “臣弟誓死效忠皇上,闭门思过,绝不敢再有丝毫异心,望求皇上明鉴。”

    东陵国海晏元年冬,先帝驾崩,新君亲自扶送灵柩,葬于皇陵。先后自尽殉主,同葬于皇陵。

    皇后奚青莲的死,诸多疑点,群臣们明明怀疑,谁也不敢多说一句。那位铁腕冷血的右相大人,令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更不用说提起这种敏感的事情。

    新君刚刚即位,他们都明白,在皇上的心中,奚青莲的死恰到好处,若是他们敢质疑提起此事,恐怕命不久长。

    对皇后奚青莲自尽殉主的说法,所有人都默然接受。

    次日升朝,诸位皇子大臣,皆匍匐在地朝拜已毕,站立左右两侧。

    远路从外地赶回来的大臣们,也小心翼翼地站立在左右,偷窥龙椅之上,皇上的脸色。

    珠串垂落,他们只能看到轩辕琰一张俊朗无匹冷峻脸庞的下半部,隐隐从珠串中露出的幽深墨曈,黑夜般无尽,令他们心悸。

    “叶飘零听封。”

    “臣在。”

    从东海郡赶回来祭奠先帝的叶飘零,一身青铜色的软甲,撩开软甲跪在丹墀之下听封。

    一道道圣旨从赵钱口中宣读出来,分封东海郡立下战功的将士们,康源远也在被敕封之列,只是康源远今日不在朝堂之上,仍然告病休养。

    先分封了东海郡的将士后,轩辕琰开口道:“飘零,东海郡有功的将士,拟定一份奏表呈上,朕再行加封。此次东海郡大胜,功不可没,此后东海之宁静,就靠爱卿用心。”

    “臣,谢皇上隆恩,必定让东海一带海晏河清,清剿流寇残匪,还东海清平。”

    “如此甚好,朕定年号为海晏,当明白朕的用意。”

    “臣遵旨。”

    朝中诸位大臣,凡是在这次登基前后有功的,都加以封赏,康源邦和康源远加官进爵,提升了官职后都被封为伯爵之位,位高权重,让群臣们瞪大眼睛,不知道皇上心意到底如何。

    “启禀皇上,如今皇上后宫空虚,皇后之位空悬,请皇上选秀纳妃,早定皇后中宫之位,以安天下。”

    “启禀皇上,请皇上在天下选秀,以充实后宫,皇上至今无有子嗣,请皇上……”

    几个大臣纷纷出班,奏请轩辕琰选秀纳妃,册封皇后。

    轩辕琰的目光落在右侧群臣之首那道紫色的身影上,叶天擎一言不发,低头默默垂首恭立。

    “国丧期间,不得再议此事。”

    轩辕琰冷声说了一句,幽寒的目光从群臣身上扫过:“诸位爱卿各尽其责,各尽其心,为国操劳才是,莫要用这些不该提起的事情在朝堂上奏闻。南方水灾成患,东海一带损毁严重,流寇尚未清楚,诸位爱卿该多为国事操劳才是。”

    “是,臣等遵旨。”

    被轩辕琰如此一说,群臣都不敢再多言,提及选秀纳妃之事,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

    他们都想趁新君即位,送家中的妹妹女儿入宫,充实后宫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