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身世之迷谁能解

    第11章 身世之迷谁能解 (第2/3页)



    “去年夏天,有一次我和少康哥在凤凰山上放牧牛羊。我们还带了中午的饭,但是没有吃完。我们于是把未吃完的米饭藏于树洞中。几天后再去放牧。等我们想起去看时,树洞中竟发出香味。我们一品,甚是醇美。后经过少康哥精心研制,并不断改造,终于酿造出了粮食酒,叫‘秫酒’。‘秫’就是黏高粱,做烧酒,可好了!”

    “真的吗?”三兄弟疑惑的眼神转向少康。

    “下个月的同日下午,我们这里相见,焚香祭酒。”少康自信地说。

    “好!”兄弟们应和着。

    从此,少康有了三个兄弟。

    何为兄弟?少康想:兄弟就是——坎坷路途,与你平肩而立;春满枝头,与你笑谈风声;万里江山,与你共之分享;即使面对天下人的刀锋剑雨,也决不言弃。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兄弟!

    少康就是这样的人,他相信“仍氏三兄弟”也是这样的人。

    春天的凤凰山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与“仍氏三兄弟”告别后,中午时分,少康和女艾回到凤凰山庄。

    后缗、旭儿、姒木秀已经在餐桌前等着他们。少康女艾推门进去,走向餐桌。看到少康提着的野兔,姒木秀赞道:

    “康儿,野兔不好打!你还真行!”

    “额娘,阿爹,阿妈,我用弹弓打的!”少康喜滋滋地说着,并把野兔递给了旭儿阿妈。旭儿随即把野兔放进了厨房。

    五人坐定,女艾骄傲地说:

    “额娘,阿爹,阿妈,少康哥何止是打野兔呢?他还一连打了三个人呢!”

    “打人?”后缗惊愕地叫起来。旭儿和姒木秀互相看了一眼,顿时紧张起来。

    “怎么了?“少康看出了异样的眼光,解释道,

    ”阿爹在屋后练武,我偷着学了点招式。他们三人抢我们的野兔,所以我打了他们。偷偷学来的功夫,也用上了!”

    少康忽然想到自己为什么生在有仍国,却住在深山里,而且没有人告诉他应该姓“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