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第二场戏落幕

    第九十八章 第二场戏落幕 (第1/3页)

    陈元康站在府邸门前,看着好友摇摇晃晃离开的背景,心中也很不是滋味,这位好友向来对仕途十分看重,而且为了追逐功名更是无所不用,当真不知道将来是福是祸,突然想到这厮临走之时不仅顺走了那瓶杜康,就连那具金玉酒樽也不放过,美名其曰“好酒配好器,一醉解千愁。”

    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罢了罢了......就由这厮胡来吧。

    而在河东的汾南一带,东西魏双方的战火还在继续,宇文泰再次命令军队发起进攻,却一次次被梁士彦打退。

    梁士彦下令工匠在城池上使用白浆砌成了不少藏身之洞,防止敌军的弓箭和石弹,尤其是对于石弹,命令城内的铁匠打造起了不少固定铁杆的器械,将巨缦挑起来。

    这样一来,每当敌军往汾南城投石弹的时候,梁士彦便下命守军竖起铁杆,将巨缦挑了起来,使得投过来的石弹被巨缦挡住,减缓了冲击力,石弹势头已尽,落了下去砸到藏兵洞也无法造成较大的破坏,即使砸到士卒,其中伤害比起没有巨缦阻挡到导致势头十足的石弹而言,至少削减了九成,大大降低了守军的伤亡率。

    而当西魏攻城大军靠近后,汾南守军便陆陆续续从藏兵洞走了出来,搭弓射箭,砸石滚木,银汁沸水......无所不用于敌军,使得西魏的大军每次进攻都被打了下来,除了丢下很多具尸体和使得城墙变得满目疮痍外,对东魏的汾南守军并没有造成较大的损失。

    随着多次的进攻受挫,逼得宇文泰不得不派遣侄子宇文护暗中组织五百人挖掘地道,为了防止被汾南的东魏守军发现,挖掘地道的士卒只在白天工作,好利用各种噪音来掩盖挖掘的声音。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西魏进行这项工程之时,万万没想到高洋也想到了此计,本来准备派遣三百名士卒挖掘一条隐蔽的地道到城外攻城塔的地下,然后将其地面掘空,那时它巨大的重量自然就会把其自己压垮掉。但双方这样挖着,突然听到地下不远处传来声响,顿时便明白了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