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1章

    第0031章 (第2/3页)

之人趁机作乱。

    此时的未央宫,天子刘启手上,就拿着被盗贼都尉在今天上的第三道,请求加派人手的奏折。

    手指规律的敲打在龙案上,刘启眉头微皱,对此一筹莫展。

    “兵权啊···”

    自先帝身故,自己登基以来,天下兵权几乎尽皆把控在勋贵之手;托孤之臣周亚夫把控着细柳营,将军张武掌棘门军,长城守军更是被当地将领把持。

    就连禁卫南北军,也是掌于太皇太后薄氏之手。

    若是自己能有一只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就不用为长安治安这么芝麻大小的事头疼了。

    最起码也能睡个安稳觉,不必担心一觉醒来,兄弟叔伯们就代替自己坐上了皇位···

    吕氏之乱后,汉室皇帝对太后的戒备都是极为深刻的!

    天知道这群彪悍的女人,在想着把谁推上皇座作傀儡,好让自己把控朝政!

    正踌躇间,殿外黄门侍郎来报:丞相觐见。

    刘启赶忙正襟危坐:“快快有请!”

    片刻后,丞相申屠嘉来到陛前:“老臣嘉,拜见陛下,吾皇万福。”

    汉相申屠嘉,早年追随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军工人队率,积一生之军功,受封关内侯。

    张仓任丞相时,申屠嘉为御史大夫,以先帝心腹掌御史事,以制衡相权。

    后来黄龙改元事件后,恶了天子的张仓被先帝一气之下罢相,赶回了家种田。

    回过头来,先帝却发现,新的丞相不知用谁了。

    封建社会,政策都会有巨大的惯性,就连官府判案,也大都遵循着‘有例可循’的原则。

    比如说,曾有一个人犯了某罪,最终被判了这个惩罚,那后续犯此罪的人,基本上也都是遵照先例判处。

    而汉室的丞相,自开国丞相萧何以来,都遵循着:先丞相退位或亡故时,推举一人继任的传统。

    除去惠帝少帝和吕后这段混乱时期,历任丞相都是由上一任举荐而出,从无例外,还没有哪任丞相被罢免,也就没了后续的先例可循。

    先帝此举,让高帝功臣产生兔死狐悲之思,纷纷摆出一番要学留候张良‘归隐修仙’的架势。

    无奈之下,先帝只好从高帝遗老中,选个新丞相。

    放眼望去,却发现可堪一用的候一代们,纵是还存活于世,也都七老八十了。

    无奈之下,只好矮子里面拔将军,赶忙封申屠嘉为候,同一天拜相。

    长安舆论顿时哗然,丞相‘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喧嚣至上。

    身处舆论风暴中心的申屠嘉却顶住了压力,以一身清廉之名望,以及钢铁般的手腕,将朝政打理的有声有色。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汉初功臣一系,老丞相情感上偏向黄老学,偏执不已。

    而作为在储位上,被风吹雨打二十余年,一朝得以登基的天子刘启,自是意气风发,立志要超过先祖的功绩,做一番大事业。

    一个顽固守旧的老丞相,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将心中恼怒藏得滴水不露,刘启面色柔和的虚扶起申屠嘉,令人看座。

    还没坐回御座之上,申屠嘉老态龙钟的声音就传来:“不知陛下朝见,乃为何事?”

    申屠嘉今年也快七十了,这一个月来也是忙得脚不着地,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