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名人字画

    第8章 名人字画 (第1/3页)

    “你手上不是有不少东西,可以物物交换。”王永峰还是替好朋友着想的。

    这年头人都吃不饱,古董没人看得上。

    不过王永峰也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问宋宵玥:“只收烟酒,还是什么东西都收?”。

    “当然不可能什么都收,也要看看货。”宋宵玥眨眨眼,笑着说道。

    ...........

    “懂懂懂!”王永峰了然,朝着任南央使了个眼色。。

    这里是任南央的土房子,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院子里面还有一口枯井,三间屋子只住了一间,另外两间用来放杂物。

    任南央带宋宵玥去屋里,拿出了个铜镜,铜镜表面看像个大同钱,背背面写着蟾宫焕彩四个字。宋宵玥对古董没有研究,不过也感觉不是个非凡的东西,青铜的是散发这淡黄色的光。

    “这是明代的东西,就是照亮镜,在古代是又吉祥的象征。”任南央说道,又介绍了这铜镜的来历,这个是他从别人家,家里的门上摘下来的,那户人家要搬迁,打算拆掉老房子。

    他恰好路过就便宜收了过来,不过到现在都没卖出手,这地方经济不发达,这几年生活水平也不高,所以没人要。

    任南央知道这是好东西,可还怕宋宵玥不识货不肯要,那他也没辙。

    接着又去看王永峰的货

    主屋里有两辆红旗自行车,一台七八成新的蜜蜂牌缝纫机,一堆烟酒,也有毛料,当时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都是一身的毛料,穿起来笔挺又形。

    因为老百姓大多穿的蓝色棉布料为主,所以路上一看到穿毛料的都肃然起敬。除了布料,还有丝巾、桌布、苫布、床单一类,糖果也有。

    王永峰和认南央眼巴巴的看着宋宵玥,当听说她要大部分入手时,两人激动得抖了抖。

    任南央的铜镜宋宵玥也入手了,不过这玩意得等三五十年之后才能彰显价值,到时候随随便便上千万不是问题,但在当下的情况确实没啥用。

    宋宵玥没怎么讲价,除了知道王永峰对钱实在很执着,不想花时间和人在一毛半分钱计较,更重要的是这生意里她没任何成本,利润高达百分之百。

    王永峰又带着宋宵玥去看来另外一间屋子,里面的东西差多了,都是些锅碗瓢盆的老物件。

    宋宵玥开玩笑,“你们副业是经营收破烂啊。”

    任南央道:“你别看这些东西老,但很多都是好东西。”

    宋宵玥指着一个木头箱子,“花梨木做的,确实是好东西。”

    任南央眼睛一亮,他爱好文物,要找到个同道中人太难了!

    王永峰给了任南央一个‘这丫头果然来头不小’的眼神,既然宋宵玥就是行家,他们也不班门弄斧。

    宋宵玥盯上了那一套花梨木家具,特别是一把黄花梨黑漆雕花圈椅,上辈子她家里就有一张,几百万买来的。

    因为任南央是懂古董的,所以宋宵玥也没打算忽悠,直接问了这一套黄花梨木头的价钱。

    王永峰家里是普通工人,肉眼看不出古董好坏,这套桌椅他是破烂价收回来的,本来打算劈了当柴火烧,被任南央制止后一直放在这里。

    这个价不好定啊,王永峰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哪里懂什么红木黑木,他真是按破烂收来的......

    王永峰看看任南央,希望他给个建议。

    任南央也摸不准主意,不管多值钱的东西都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看,这时代粮食都比古董贵,卖十块八块都不一定有人要。

    识货的人家想要都不敢高调的买,就算要买也不一定有钱。

    “你...看着给点吧....”任南央道。

    王永峰......

    宋宵玥曲指敲了敲桌面:“一整套,五块钱。”姜生离开时给的钱派上了用场。

    六十年代的十块钱相当于后面经济发达时将近一千元,可以买好几十斤的大米,宋宵玥记得清清楚楚,八十年她曾经和一个大学生接触过,十块钱够一个大学生半个月生活费,更别说是退了二十年,更加的值钱!

    “成!”任南央立刻道。

    王永峰看了好友一眼,他性格比较鸡贼,人家出多少一定要压价,不过看任南央激动得一口答应,心想一堆破烂能卖五块钱也不错。

    既然开了头,王永峰兴冲冲的指着墙角一堆货物,“要不我再淘一淘,沙发你要不要?苏联进口,外国人用过得东西,你看这成色多新啊。”

    宋宵玥还真看不上这个,上辈子多贵的真皮沙发她都享受过,没必要去买别人用过的东西。

    她转了转,倒是又看上了菜刀和铁锅。

    她不需要锅,但总有人需要的,而且经过‘砸锅卖铁’的年代,在老百姓心里,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墙角里还放着几个成色不错的公鸡碗,一些旧书,这些书都生虫堆在角落落灰,宋宵玥左挑右捡,翻到了基本有签名的‘好货’

    她花钱买书,这脸任南央也看不懂,王永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