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行军夜话小乞丐一统西夏 途中设伏再遇虎啸贼人 》

    第二十三章《行军夜话小乞丐一统西夏 途中设伏再遇虎啸贼人 》 (第2/3页)

地方不肯离去。

    放眼望去遍地狼烟,去何处也逃脱不了这乱世的铁蹄。只能在此地,困苦一生。

    尸鸿遍野,战死带来的瘟疫,连干净的水源都无法异常难寻。

    没有庄家收成,没有了往日的和平安宁。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废墟中寻找残留的食物,战死的马匹,腐烂的人脯,皆是他们眼中的珍馐美食,食不果腹。

    当晚父亲动了恻隐之心,拿出一些多余的粮食救济了这些可怜的孤寡百姓。

    在那破庙里,老人跟我们说起了西夏的往事。

    一个小乞丐,因战事失去双亲,只能四处流落。一个六岁的孩子苟活到十九岁,可知其心已经强大到了何等地步。

    那一年的西夏还是南宫一族统领,西夏的兵马大将军南宫正与辽国交战。只可惜寡不敌众吃了败仗,南宫正单枪匹马,落荒而逃,足足逃了三天两夜。

    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既然昏迷之际却看见前方有一座破庙。竟然还冒出了炊烟,他笃定此处一定有人在此,他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个时候的南宫正已经是奄奄一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往破庙爬去。

    说来也是南宫正命大,还真让他才猜对了。破庙里还真有一个小乞丐,这时候正在生火做饭。这小乞丐见到这个人还有呼吸,便将其扶进庙内。

    有了温暖的篝火,南宫正也慢慢苏醒。正欲向救他的好心人道谢之时,肚子却传来了一阵叫声。

    这小乞丐已经三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现在的这顿,还是他拼了命从别人的眼皮子底下偷来的。看着不好意思开口的南宫正,还是好心的分了一半给他。

    就这样,一碗偷来的剩菜剩饭,救了西夏位高权重的兵马大将军。

    南宫正念其恩情,将小乞丐带回了西夏。视如己出的抚养长大,传授武艺教导带兵技巧。小乞丐也很珍惜自己的这个机会,非常用心的学习着南宫正传授的一切。

    慢慢的小乞丐从一个小士卒做到了校尉、西夏右将军、武府将军...他屡建奇功威名远扬,西夏王亲自接见,封一等骠骑将军,西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公将军,权力仅在南宫正之下。

    他渐渐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他便渴望站在更高的权力之上。他开始对西夏周围不臣服的小国开战,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西夏的疆土也慢慢扩大。

    小乞丐的改变南宫正都看在眼里,他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竟然会是个杀伐果断的恶魔。照这样下去,西夏将面临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南宫正思虑再三决定亲自除掉小乞丐,劝西夏王以端阳公主成亲之名骗进宫中。到时候他手无寸铁,只能坐以待毙。

    只可惜,小乞丐再不是当初不知世事的孩童。

    终于西夏暴乱的起因,就从此开始了。

    西夏皇宫太极殿中斩杀南宫正,胁天子以令百官。尚德门兵变,整个皇宫一片血海。小乞丐杀红了眼,待到独掌大权之后边下令将整个南宫皇族全数杀尽,就连那用来牵制文武百官的皇帝都未能幸免于难。

    南宫气脉全数断绝,统治了西夏两百年的南宫王朝从此销声匿迹。

    却其代之的是李氏王朝,这个小乞丐就是如今的西夏王李元继。”

    苏画的故事说完,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故事确实是真的,哪个老头说的也是真的,李氏皇族不为人知的秘辛。

    弑君谋伐可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声,李元继登基之后便将此事压了下去。基本上有一点风言风语就要面临株连九族的大难,为了监督百姓李元继听从李师之言建立了西夏六武堂。

    “这么说来,李元继倒还是一个英雄。”

    “弑君造反,不忠不孝之辈,谈不上英雄。”

    “那人家有本事啊,怎么说也当上了西夏皇帝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着,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苏画也不想多做解释。

    “将军,你来说说,这李元继是英雄还是奸贼?”

    苏画站起身来,抖落了衣衫上的尘土。

    “我说了不算,评价一个人要在他死后。是忠是奸自有后人评说,李元继称霸西夏与大唐分庭抗礼接近五十年。他从一介士兵到万人之上,这何尝不是一种本事。

    有的人天生为王,有的人落草为寇。

    有的人恶名一载,有的人流芳百世。

    不管如何,我们每个人的脚下道路千万条,关键看你如何去走,用什么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苏画说完便走向远处,留下一句诗给众人领悟。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条路。怎么走都是自己的决定,最终还是不要忘记自己的最初的本心。

    这当然是个小插曲,也不多在介绍。

    苏画靠在一棵树下睡着了,身旁的老黑似乎也知道主人在休息,所以吃起草来都是小心翼翼的,直到苏画被陆新雨轻声摇醒。

    苏画伸了伸懒腰,问道:“时辰到了,可以开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