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袁世凯索香山三宝

    第三十五回 袁世凯索香山三宝 (第2/3页)

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

    现任两广总督谭钟麟也算聪明,他知道,别看掌官小站练兵的袁世凯目前还算不上朝廷的股肱之臣,但是前途不可限量,得罪了他那还了得,所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到了望海楼来朝拜袁世凯。

    当下谭钟麟踩着楼梯“噔噔噔噔”地快步上楼,那肥胖的身躯一阵子哆嗦,颤动得几乎要掉下一块肉来,上得了楼,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袁世凯别看对刘斜眼这样的狗腿子横鼻子竖眼,没有好气,可是对待封疆大吏,还是要顾全面子的,他紧上几步,对谭钟麟深深地作了一揖说:“怎敢有烦谭大人到小楼上来劳累,我这就要到贵府去拜访谭大人。”

    谭钟麟喘匀了气,才说:“袁大人来到我这个小庙,怎么也不打声招呼,这叫小生脸上实在是挂不住。失敬!失敬啊!”

    两人客气了一番,袁世凯这才步入了正题:“我这次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大事,属于私事,所以也不敢冒昧地乱闯总督府。”

    谭钟麟这才知道,袁世凯之所以没有直奔总督府,也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官派”任务,这下安下心来,脑子一转,又讨好地说:“什么私事、公事啊,袁大人来到了这里就是公事,什么大事小事啊,袁大人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有什么事,袁大人但说无妨。”

    袁世凯压低了声音说:“李大人,听说没听说香山三宝的事?”

    谭钟麟听了这话,心里一惊,想了想说:“小人愚笨,实在没有听说过香山三宝的事情,请袁大人明示。”

    袁世凯说:“这第一宝呢,我听说香山县藏了一笔财宝,这笔财宝以后就在香山县失踪了。这笔财宝足可以打赢一场战争,所以才闹得沸沸扬扬,皇帝也在找,民间的各种帮派也在找,就连我们官府的某些人也在找,最近我就听说香山县出了大动静,连县官都让三合会的人杀了。”

    谭钟麟一听这话大惊失色,心想,早就听说上任两广总督李瀚章贪得无厌,藏了一大笔财宝。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和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何况是两广总督这样的肥缺了。这是袁世凯在向我索贿呢?还是藏头露尾的故意试探呢,一时还真琢磨不出来。

    谭钟麟的头上顿时就出了一层大汗珠子,急忙掏出香帕来频频擦臭汗。不过,官当到这份上,经验和机智还是有的,谭钟麟说:“要是真有这么大的事,下官一定严加查访,绝不隐瞒,坚决上报给朝廷……同时吗……如果这笔财宝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下官一定也报给袁大人。不过,香山县县官被杀,确实有这么一回事,那是三合会作乱,臣早已派大军前往弹压,已经大获全胜,贼人早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全军复没,就是侥幸剩下了几个人,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目前我正在严密追查,看看还有没有余党。”

    袁世凯看了看谭钟麟头上的汗,心想,虽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说这件事,但是你谭钟麟何必这么打马骡子惊呢?如果能收集了这么一大笔财宝,除了总督大人有这么大的权利,谁又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呢!我不敲打你敲打谁?至于剿杀三合会的事,你就拣大的吹呗,反正吹牛不报税。

    袁世凯又说:“这香山第二件宝呢,就是出了一部兵书,叫作《天国韬略》,听说是长毛石达开所遗作,谁得到了这部兵书,谁就可以打赢所有的战争。你也知道,我一生尚武,酷爱兵书,视兵书如同生命,想求谭大人务必找到这部兵书的下落。”

    谭钟麟一听,心想:什么破烂兵书,我又不领兵打仗,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但是嘴上却说:“噢——下官孤陋寡闻,确实没有听说此事,但是从今以后,下官就派下细作,好好打听此事,一旦有个蛛丝马迹,一定马上追查,献给袁大人。”

    袁世凯想,谭钟麟也是存心敷衍,要是他真得了兵书,还不窃为已有,哪能随便献给我。尽管这样,袁世凯觉得还是先给他下个套再说:“人间瑰宝,我怎么能独得,谭大人真要得了这部兵书,就是给了我,我也要献给兵部,然后由兵部呈交皇上。那谭大人可就为朝廷立了大功了,不愁没有晋升的机会。”

    两人不禁都哈哈大笑。

    笑够了,袁世凯又说:“那香山第三件宝,就是出了个人物,叫孙文。”

    谭钟麟连忙说:“这个事,我知道。”

    袁世凯心想,这个谭钟麟还不算太傻,还知道香山县有个人叫孙文,笑了笑说:“愿闻其祥。”

    谭钟麟说:“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孙文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里,为家中第三子。

    1871年,孙文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