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回 洪江会寺庙扩会员

    第一百三十一回 洪江会寺庙扩会员 (第1/3页)

萍乡县的大岭子山,离上栗市也就有20里地,山中青山绿水,郁郁葱葱,道路曲折,曲径通幽,竹林深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正是坑慧历寺。这寺庙历来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庙堂里终日香烟缭绕,烟雾腾腾,烧香的,还愿的,一拨接着一拨,真是比那集市上还要热闹。

    自从德模主持和100多和尚加入洪江会后,这里的人更兴旺了,不过除了和尚和香客以外,又添了不少洪江会的弟子。

    龚春台、公韧、唐青盈和魏宗铨等人看到这里地形极好,干脆把洪江会的第一路、第二路机关也搬到了这里。唐青盈每天早早起床,和洪江会的弟子们一道习刀练枪,交流武艺。第一、二两路码头官就在这里设立神坛,举行入会仪式。

    每天上午10点左右,一群群像是香客的人在一个殿堂外静静等候,他们一个个被叫到了殿堂里,由码头内的旗官一一介绍情况。码头官用心听完情况后,点头应充或者摇头不同意。不同意的人就被赶出殿外,而留下来批准入会的人则感到分外高兴,精神振奋。

    批准入会的人再进入一个内殿,殿堂中央的香炉里点着三缕香火,香烟徐徐而上,阵阵清香,浓郁的香火味溢满了整个厅堂,香火的上边供着刘备、关羽、张飞的像。入会的人站成一排,殿堂的大门“吱呀——”一声关上了,使整个厅堂里显得更加阴暗神秘,**肃穆。

    旗官端来了鸡血酒,分给了每个入会的人每人一杯。码头官率先跪下,然后扑通扑通跪倒了一大片。码头官领头宣誓:“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新会众跟着喊道:“誓遵中华民国宗旨,”码头官又说道:“服从大哥命令,”新会员又念道:“服从大哥命令,”码头官再说道:“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人神共殛。”新会员齐声说道:“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人神共殛。”新会员宣誓完毕后,码头官一声令下:“干――”众人把血酒一口喝干。

    码头官又宣读口号为:“六龙得水遇中华,合兴仁义四亿家,金相九陈王业地,乌牛白马扫奸邪。”又宣布了内口号为“同德”,外口号为“擒王”。

    接着由文案和旗官发给每个入会者布票一张,票面上横书“还我河山”,左书“忠孝仁义堂”右书第几路第几号,中书会友姓名,票底另有四句话,写着:“一寸三来二寸三,六龙得水遇奇奸,四五连一承汉上,全凭忠孝定江山。”

    从这以后,入会者就根据码头官的命令,在自己的那一路参加活动。

    坑慧历寺外,30多个和尚手执大刀、长矛、棍棒在执勤放哨。寺内,30多个和尚在打扫庭院,拔草洒水,殿堂内,剩下的一些和尚在敲梆打坐,背诵佛经。

    德模和尚又讲佛经故事:“过去赏弥国有一位国王,名叫长寿王,他的邻国波罗奈国的大王名叫梵豫王,两国经常发生战争。长寿王心中就这样想:‘我要胜他,他要胜我;我要加害他,他也要加害我。他为着要侵吞我的国土,使他和我的民众受苦,这是多么不值得?他既是要我的国土,那么让给他,不要再让我们的人民受苦。’

    长寿王就叫大臣把国事交给梵豫王管理,自己带领王后太子坐着车子,走向别的王城,隐藏起自己的身份。过了一段日子,他改名换姓,穿起平民的服装,又到梵豫王管理的国家中生活,他研究学问,学习技能,走遍各大都市,和颜悦色的用音乐舞蹈娱乐各地民众,把自己的太子寄给别人养育。

    后来,梵豫王得到情报,知道长寿王改名换姓潜居于自己的城中,他即刻下令把长寿王逮捕,一般民众看到长寿王被捕都悲不成声。长寿王的太子名叫长生童子,寄养在别处,聪明伶俐,通达百艺,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