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卷入纠纷

    第四十八章 卷入纠纷 (第2/3页)

    “呼!”

    一阵风声响起,张圣被杨云抓住手臂,然后他就感觉身体一轻,发现自己猛然蹿到一丈多高的空中,吓得他张牙舞爪,嘴里发出“叽哩哇啦”的声音。

    周边人目瞪口呆,还没琢磨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张圣身体已下坠,“噗通”一声摔在地上。

    “哎呦!”

    张圣屁股着地,七晕八素下叫唤一声,半天起不来。

    本来一群闹内讧的人,见到这架势,突然变得齐心起来,此前没动过手的士子中一人嚷嚷道:“这小子居然出手伤人,不教训他一顿,我等岂非颜面扫地?”

    话是这么说,但所有人都被杨云刚才露的那一手给镇住了,一时间没人敢上前。

    杨云环视一圈,目光所及,这些人无不下意识地往后退两步。

    恰在此时,月门处传来一声大喝:“住手!”

    一群穿着统一蓝色士子服的年轻人从门口进来,当首那位却是熟人,剑南节度使府的王籍。

    王籍一身崭新的儒袍,头戴纱帽,腰束革带,脚蹬乌皮靴,显得精神抖擞。他昂首阔步走在前面,俨然是带头大哥。

    官学这群年轻乡贡见状,顾不上理会杨云,摆开架势,面对不速之客。

    “他们是青松书院的学生,不好惹啊。”有人在背后嘀咕。

    杨云这才知道,原来王籍在成都就读的是青松书院。

    既然此时所在的文翁石室是官学,那么青松书院必然是私学。

    私学由来已久,魏晋南北朝时,政局跌宕不安,官学颓圮不振,私学有了长足发展,史书记载:“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

    大唐鼎立,私学延续前朝的发展轨迹。

    至开元年间,政治的革新、学术的衍变和科举制度的发展,还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使私学出现重大变化,经学大师纷纷举办私学,许多天生就拥有考科举资格的官宦子弟纷纷进入私学学习。

    以王籍拥有的节度使府的资源,自然能轻松撑起青松书院的门头,青松书院的人看上去派头十足,一看便知是这成都城内官宦世家子弟,跟官学一帮来自剑南道各州县的乡贡士子对峙,气氛剑拔弩张,好像一言不合就会群殴。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