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〇章 国战的苗头

    第二二〇章 国战的苗头 (第2/3页)

我有何关系?”

    吴元欲言又止,似乎在替谁鸣不平。

    杨云明白,吴元对他利用刘清媛一事耿耿于怀。

    毕竟吴元是刘清媛的好姐妹,二人第一次相见也是通过刘清媛居中引介,现在刘家因王家倒台受到牵连,虽说事情跟杨云没多大关系,但就怕有人事后追责,而刘清媛帮杨云逃跑的影响会被无限放大。

    如此一来,刘清媛就成了刘家,乃至会野之战失败的替罪羔羊。

    若不帮杨云逃跑,有货真价实的高人帮王昱攻打会野城,或许就此大获全胜了呢?

    杨云悠然道:“很多事既已发生,便不宜追悔,因为于事无补。而且从前后两役的结果看,西南边陲战火并没有蔓延开来,战事只局限于川西高原,蜀地百姓不用经历战祸那就是好消息!”

    吴元却有自己的想法,摇头道:“那师傅认为,西南局势变化符合朝廷预期吗?那一战失利,六诏中南诏主动归附吐蕃,朝廷失去对剑南道南部诸州的控制,新的剑南节度正整顿军备,听闻还有开战之意,最近有吐蕃和突厥使节至东都……”

    突厥使节要来洛阳一事,杨云之前倒是听说过,但吐蕃使节也要来凑热闹,尚属第一次知晓。

    显然吴元的消息渠道很灵通,她背后始终有长春真人相助,哪怕现在长春真人已不知躲到何处去了。

    “你还知道什么?”杨云问道。

    吴元也不隐瞒,回道:“吐蕃听说我朝召张果天师至洛阳,也派了他们法力高深的国师前来出使,一是找机会为吐蕃扬名,二则是有想将张果天师请到吐蕃之意。”

    “哦!?”

    杨云觉得事情很不简单。

    所谓请张果到吐蕃,可不是礼数上的邀请,很可能涉及到绑架,亦或者采取胁迫手段等等。

    “师傅难道不知有这事?”吴元大感意外,连她都知晓的事情,照理说杨云早该清楚才对。

    杨云道:“我现在跟政界的联系,不过是通过寿王和河南尹,此二人中一个为人正直,不屑于收集消息;一个则揣摩不透,身上处处透着一股邪乎……要想从他们口中得知情报,非常困难。”

    杨云的意思是,寿王虽然身在高位,但始终只是个未开府的皇子,手头棋子不多,又不知私下培植党羽供其所用,说白了就是个没多大能耐的傀儡。

    刘衡政虽然势力不小,调查的事更多,但刘衡政背景神秘而复杂,跟杨云只是合作关系,不会实言相告。

    “那师傅如何看此事?”

    吴元很关心杨云的态度。

    杨云摊摊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喽。吐蕃国师跟我没多大关系,就算来了要彰显国威,也不至于让我去跟其对战吧?陛下跟前不是有三藏金刚和罗公远么?还有传闻中的神仙张果张天师?”

    吴元则严肃地道:“以我猜想,若事情到不得已的地步,非要师傅您出马不可。”

    她说这话的时候非常认真,但凭直觉杨云觉得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更多是长春真人的试探。

    真要到大唐和吐蕃国师斗法的地步,肯定不能单纯靠蛮力、障眼法来取胜,得要有真本事才行。

    杨云可不是靠吹牛和投机取巧才取得今天的身份和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