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大建设初步(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87章 大建设初步(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2/3页)

会通过排水渠排到河道里。”

    这样的一座水库可以提供多少动力?

    尽管详细的测算结果,还没有出来,甚至因为河流径流量等原因,原水库的图纸是否可用都是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修建水库、设置水轮机,无疑是最廉价的动力来源。

    尽管是对于如何修建现代水坝,崇祯十二年的人们是外行,但是对于“夯土坝”无论是葛世振还是陈之唤,甚至大多数官员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治理河道,本身就是地方官员的责任,这也要求他们必须要懂得治河筑坝。

    几万立方米的土石方、46万个工日,看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实际上平均下来,仍然……需要一年左右的工期,再加上还需要测量河道径流量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即便是朱国强弄来了全套的图纸,但这个计划也只能暂时搁置,但是工厂的建设却不能搁置。

    在网友的建议下,朱国强决定采取的是一种更为简单的引水式发电站,呃,不对,应该是借鉴五六十年代的土法上马“小水电”,为工厂提供早期动力。

    相比于拦河筑坝,土法小水电工程比较简单,而且建设工期短,收效快。在建设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以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甚至就连同压力水管采用木制水管,尤其是那些五六十年代的“土法水电站”,简直就是专门给朱国强准备的,因为当时工业基础薄弱,多数小水电采用简易的木制或铁制水轮机,配以由电动机改装成的发电机,甚至就技术条件上来说,两个世界也差不到那里去。很快,朱国强就通过“知网”花了几块钱于旧杂志中,找到了土水电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案甚至有“标准方案”。首先在上游开挖了一条引水渠,引水渠的宽度和深度是根据水流和坡度的进行计算的,这些都有公式可以套用,而在进行这些计算的时候,葛世振、陈之唤以及从济南过来的十几名生员,无不是惊讶于世子爷算术方面的造诣,也开始研究起了算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