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世子爷阁老给你送大礼了(第三更,求订阅)

    第266章 世子爷阁老给你送大礼了(第三更,求订阅) (第2/3页)

颖,朝廷恐怕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朱慈颖占着南京、据着扬州,死死卡住了朝廷的命门!

    漕粮断绝、饷税断绝,还怎么打?

    甚至于,通过私下的几次试探,他相信陛下也知道眼下的困境,但他在硬撑着。可这些事情,不是硬撑的啊,朱慈颖再怎么着也是宗室,虽说行事偏激,可大抵上还是在框子里的啊!

    当然,打从朱慈颖在黄河岸边止兵不前后,范复粹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不想反!

    同样也在等待着朝廷做出选择,到底是逼反他。还是做出其他的选择?

    逼反他对于大明而言,没有丝毫的好处。

    好吧!

    既然众人皆醉,那就由范某人出面吧!

    于是乎这才有了范复粹的主动请旨督师,当然,那篇《讨建奴檄》也让他明白了德世子的初心。

    宗室清贵,身份超然,按道理即便是一品大员也得向宗室行礼,可实际上那都是旧黄历了,搁现在就是“封国”知府拜见,也是平礼相见。但今日亦非往日,尽管范复粹贵为辅臣,可也是他主动行礼,而朱国强只是淡淡的说了声“范先生是我大明辅臣,一路辛苦,不必拘礼,请坐。”

    如此就算是见了礼。

    “谢世子赐坐。”

    看吧,按礼辅臣在世子面前也没有坐的份,不像现在,一个知府就敢于王爷平起平坐,说白了,都是替皇帝弹压宗室。宗室不贵,皇家又能贵到那去?

    坐下后,范复粹也没有和德世子套近乎,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下臣昨夜诵读《讨建奴檄》,此文笔力雄肆,鼓舞人心,其作用当不亚于一支千人劲旅。但愿辽东之地,凭此一纸檄文而定。”

    对此朱国强自然点头表示赞同。

    “倘能真如范先生所言,则实为国家之福,万民之幸了。”

    看着十几年未见的德世子,范复粹很难相信,当年那个喜好山水书画德世子,居然长成了杀伐似二祖的性格,感叹之间,他不露声色的摸着胡须,正色说道。

    “大军出师,颁发讨伐檄文,以振人心而作士气,自古为统帅所重。故当年汤王伐桀,有《汤誓》传世,武王伐纣,先作《泰誓》,后作《牧誓》。征讨有罪,恭行天罚。徐敬业起兵伐武媚,骆宾王为其作《讨武氏檄》,一代名文由此千古传诵。世子爷出师伐虏,亦将永载史册,《讨建奴檄》一文配上此次出师,自发布之日起,便已传遍南北两岸千家万户,日后也定当如《讨武氏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