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几个老爷爷

    第八章 几个老爷爷 (第1/3页)

    院中的风缙顺着门缝看到风某渐行渐远,没有失了智闯进院中找他麻烦,才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向着院中走去。

    看着身旁的卵石小路,五颜六色争相斗艳的各种珍奇花卉,风缙莫名的有些不舍。毕竟在此处生长了十五年,从出生至今的点点滴滴他都记载脑海之中,回味无穷。

    儿时他也有过不解,按世俗之言,他便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了,为何修行天赋如此之差,差到他时常怀疑人生。

    连最普通资质最差的凡人都比他要强,这让他如何是好?

    他不是没有想过弃武从文,可是文人尽管不需习武,但同样也是需要修行的。

    如今和古代的百年朝堂不同,当时少有修行之法门,天下之人皆不会修行。

    按史书上所言,如今的筑龙桥境武夫放在古时那已是纵横一洲无敌的存在了,通神明的武夫,那简直就是一个时代的巅峰。

    莫说天下,就连五天大地也仅有寥寥数人。

    但是如今众生皆可修行,功法典籍随处可见明文标价,随便大一点的势力都不只数卷,三堂两朝中的四京以上的大臣甚至都有着万卷藏书,文人再也不是以前的手无缚鸡之力了。

    人皇时代中,有一位经天纬地的大才将修行一分为二,分为了武夫与文人两种,殊途同归却也是泾渭分明。

    文人修行,不开八脉七百二十穴,不开气宫与绛宫,只开灵宫,也只修灵宫。

    沐天更之时也只沐灵宫一处,其后纳元于灵宫,遂溯得本源,后与武夫境界一般无二。

    听起来文人修行比武夫好了太多,毕竟武夫开三宫八脉七百二十穴,那可是需要吃莫大苦头的,所以拂尘路、筑龙桥、通神明三境又别称炼己,锤炼己身。

    而文人修行,直通神明,不炼己身,但最后却是同样可沐得天更长生不老。风缙也问过他的师傅,如此取巧之事,可事半功倍,简直是捷径,为什么还有武夫的存在。

    但他的师傅也只是微微一笑道:“天道循环,因果轮回,取巧终非正道。少一分付出,便少一分收获,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的捷径,更没有无果的付出。

    当今天下,任何身居高位的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