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7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130章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7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几人里的一名粗眉中年汉子回答道:“回道长的话,今年是征德十一年。”

    “征德十一年……”

    “征德十一年……”

    晋安先是喃喃自语。

    然后急迫问:“十年前的征德一年,昌县是不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昌县文武庙里有一棵青钱柳一夜神异,从青铜叶片一夜变成了黄铜叶片?”

    哪知,面对晋安的问题,那几人都是面露疑惑。

    “昌县都已经亡了十年了,谁还记得那么久的事。”

    “昌县现在可是鬼城,十年前一场大火,整整一城的百姓都被烧死啦,现在可没人敢靠近那里。”

    几人七嘴八舌讨论着。

    嗡!

    晋安感到脑中一声轰鸣,人愣在当场,然后急忙问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那几人对细节都知之不多。

    只能模糊说出昌县的灭亡,是灭亡于一场可怕大火。

    大火烧着全城,火势蔓延很快,不管是老弱妇孺,乡绅商贾个,还是衙门官吏,没有一人逃出来,一城几万人全都活活烧死在了里面。

    那就是一场人间炼狱,再后来官府说担心那些尸体会爆发瘟疫,就把昌县城门给封死着了,自然就没人知道里面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这时,还是那名粗眉中年汉子,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十年前的事,我听我姥姥说起过,因为我姥姥只差半天就险些逃不过那场大火了,所以记忆特别深。”

    “我姥姥白天进城参加完清明庙,哪知第二天,就得知昌县被一场大火烧光,官府来人让周围村庄都赶紧搬离,说那么多尸体,没地方掩埋,担心会爆发瘟疫。”

    “西坝村虽然离昌县四十里地,官府说西坝村位置安全,可大家都很害怕死那么多人,万一真爆发瘟疫肯定会波及这里,所以也就跟着别的村一起迁村几十里外。”

    那人继续回忆往下说,晋安逐渐了解到更多详情。

    按照这人所说,昌县发生大火的那一天,跟今天一样,都是清明时节,那天是清明庙会。

    清明庙会算是昌县一年里最热闹的重要节日,昌县附近村庄,还有外地游人,自然是有许多人去昌县参加清明庙会,去看一看千年神木青钱柳。

    而这位汉子的姥姥,十年前清明那天,坐着村里进城参加庙会赶集的牛车,有幸见到了那棵千年神木的青钱柳。

    青钱柳旁的香火箱旁,还有人负责介绍文武庙与青钱柳的来历,诸如说文武庙的修建,是源自缅怀一位驱逐外族入侵,战死沙场的高气节大儒。

    “我跟你们说,当时排队在我姥姥后的,还有一名道士,结果当我姥姥坐车赶集牛车回村后,一直在痛骂那道士,说那道士说话难听,居然当着青钱柳骂咱们昌县出来的那位大儒是个贪生怕死,卖国求荣,欺世盗名的大盗。”

    “那道士说话声音不大,也就我姥姥附近几人恰好听到了,但我姥姥胆小怕事,不敢得罪罪道士,后来也是只敢回到家后跟我们一家人说说。”

    “哪知当天晚上,昌县就被一场大火吞没,没有一人逃出来。”

    “所以我姥姥就一直怀疑,一定是那名对神木不敬的道士,得罪了上苍,惹来一城的人命跟他一起陪葬。”

    那人似想起什么,又神神秘秘说道:“对了,我想起来了,我姥姥的确有跟我们提起过,当那位道士骂完青钱柳后,青钱柳的确发生了变化。”

    “但那都是在我姥姥离开昌县后的事了。是后来落日后,有赶在宵禁关城门前出来的人,都说看到了青钱柳变化。”

    晋安听到这,人再次惊愣住了。

    他吃惊反问道:“不对吧,难道不应该是清明庙会那天,有人骂完青钱柳后,青钱柳发生一夜神异,然后长出黄铜叶片的清明庙会青钱柳更加热闹了,持续了十年繁华…最后才一城人死绝的吗?”

    ……

    “道长我们就是昌县本地人,又怎么可能会记错呢。”

    “的确是骂完青钱柳的那一天,昌县就爆发可怕瘟疫了。”

    听着晋安莫名其妙的话,那名粗眉中年汉子小心打量着眼前这位奇怪的五色道袍年轻道士:“道长,你怎么会睡在坟地的死人棺材里?”

    “是不是得罪什么仇家,被仇家给活埋进棺材里?”

    晋安模棱两可的随口嗯了几声,然后又急切向眼前几人询问更多细节。

    按照对方几人的说法,后来康定国朝廷不仅封城,还把昌县附近几十里内的各地百姓,全都迁移走了。

    西坝村虽然距离昌县很远,但后来也十室十空,十年前就成了荒村。

    而今天是清明祭祖的时节,眼前几人胆子大,最近几年,每年都会回故土扫墓。

    因为大家觉得,距昌县大火已过去十年,死人都被吃光只剩枯骨了,早没啥瘟疫可害怕的了。

    所以像西坝村这样离昌县远些的村子,陆陆续续开始有不少人回故土祭拜先人。

    这些人知道得就只有这么多,更深入的细节都是一问三不知,毕竟十年前的事,太久,太久了。

    久到足以把所有真相被滚滚黄沙掩埋。

    他们见晋安的确不像是要跳江自尽的人,没逗留多久,就都离开了。

    毕竟他们是亲眼看到晋安从坟地棺材里钻出来的,活人归活人,但还是很瘆人啊。

    于是,原地再次只剩下晋安一人,他就如被天地所弃,身影迷茫。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

    昌县。

    当晋安重回故地,才一晚之隔,这里早已物是人非。

    城门封闭。

    岁月沧桑摧残下的高大城墙,荒芜已久,透着一股厚重,沉重的悲凉,如一座沉默感伤的巨人。

    诺大一座城池。

    竟一片死寂。

    要想翻越城墙,对晋安来说并不难,当晋安这个唯一的活人孤立在城墙上,静静眺望着脚下大火熄灭后的倒塌废墟、野草灌木丛生的死城。

    荒凉。

    悲伤。

    还有百感交集的酸涩,都在这一刻冲上喉头。

    “我回来了?”

    “大伙还记得我吗…冯捕头、李言初、细柳姑娘、衙里的弟兄们……”

    昨晚所发生的灾难,就是十年前所施加在你们身上的苦难吗?

    是你们带我又重新经历一遍,十年前那场没有一人逃得出去的灭顶之灾吗?

    过去一个多月里的种种画面,再一次清晰涌现晋安心头。

    啪嗒。

    啪嗒。

    空寂无人的街市上,尸骨遍地,晋安独自行走其中,脚步声在四周空荡荡回响。

    他走过一座座熟悉的坊市、街市、石桥、干涸河床、倒塌在废墟里的丰乐楼、被大火烧毁的德善楼、晋安和老道士最喜欢去的羊肉馆、客栈、他与老道士山羊住的地方、衙门、勾栏瓦肆……

    以及半条街道都被火药摧毁,炸出个巨大土坑的文武庙原址。

    “为驱逐外族入侵,战死沙场,气节高尚的大儒吗……”

    晋安看着已经化为乌有的文武庙,面露感伤,悲叹,最后变为忿忿:“贪生怕死,卖国求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