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赵桓的计划

    第496章 赵桓的计划 (第2/3页)

桓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让他们活不下去,可是对于自己国家那些富有反抗精神的百姓以及操蛋的小冰河时期,赵桓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挠了挠头,赵桓先是提笔写下了囤粮两个字。

    老祖宗说过,民以食为天。

    小冰河时期最可怕的就是粮食欠收,粮食问题不解决,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扯蛋。

    但是想要囤粮也不是那么好囤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冰河期的时间跨度。

    几十年一两百年的时间对于人来说已经很长,然而对于地球来说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儿——整个小冰河期的时间跨度是以百年为单位的,而想要存够大宋百姓吃上几百年的粮食……哪怕是不考虑粮食产量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光是粮食存储的问题都足够让人挠破头。

    在这方面,唯一能够算得上是好消息的大概就是交趾、缅甸、占城等南洋的诸多国家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这些能够种植三季稻甚至四季稻的地方都已经成了大宋的一部分,当地的土著们要么是选择彻底融入大宋,要么就是成为了京观建筑材料,南洋已经成为了大宋的重要粮仓。

    至于皇家学院之中的农学院那边什么时候能折腾出杂交水稻,赵桓对此也没有抱过太大希望——能折腾出来最好不过,折腾不出来也无所谓,反正不能把底牌全部寄托在交杂水稻上面。

    想到这里,赵桓又忍不住挠了挠头,提笔写下了玉米红薯这四个字。

    从对待百姓的角度来看,康麻子那一家跟老朱家比起来那叫一个天差地远,结果老朱家的皇帝们被黑出翔,麻子家代代割地赔款好搞文字狱的螨虫们却都成了明君圣主,这里面除了螨虫们不要逼脸以及东林党的孝子贤孙们大力吹捧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玉米和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

    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赵桓要是不知道这玩意也就算了,既然赵桓知道玉米和红薯这两个玩意,自然也不能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