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祸从口出

    第四章 祸从口出 (第3/3页)

怠慢急忙向三人行礼。

    但那为首的小老头却冷哼了声道:“曹家的礼,老头子我可不敢受。”

    听到这话,曹佾就知道这是小老头是真生气了。

    也没辩驳,低着头就那么站着。

    倒是老头左边的那个中年对曹佾十分感兴趣,开口道:“曹家大郎,你给本官说说为什么包拯回家行孝是不错的办法。”

    哎,大宋的人为什么都这么喜欢刨根问底呢?

    他只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又引来了麻烦。

    “难道博取名声还不够么?”曹佾自然不会将自己所想的一股脑都说出来,有些装傻充愣道。

    而那个中年却没有责怪他的意思,笑着点头道:“呵呵,滑溜的像条泥鳅一样,和你老子曹玘一个样。”

    曹佾闻言继续低着头,虽然这话带着几分调笑,但他就当是夸人的话坦然接了。

    而那个老头却依旧不依不饶,冷冷的道:“老夫李迪,虽然被官家降了官职,但满朝文武中敢找借口搪塞老夫的你还是第一个。”

    曹佾闻言顿时就懵了!

    他没想到自己随便出个门,就引来了这位大佬!

    要是早知道会如此,他就是老死曹府也定不会出府一步。

    “曹家小子老夫再给你一次机会,把你藏在心里的话一并说出来。”李迪声音不大,但撒发出的气势连他身旁的包拯也不由一怔。

    曹佾当然不会将话题扯到刘娥身上,思虑了良久后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包大人既然能够被举选为官才学自然是极好的,回家行孝的这几年多听多看多思,必然能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话一出雅间中再次变得安静无比。

    而李迪更是推开了搀扶他的两人,走上前来细细的打量起了曹佾。

    倒是之前开口的那个中年听到他这话后,笑着点了点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好句子好心境,要不是我已经从吕相手中抢了包拯,我王曾倒是不介意再多教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