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各项事宜

    第556章 各项事宜 (第1/3页)

    和徐晨阳几人一起去燕大食堂解决了晚饭之后,陈舟便直接回到宿舍。

    克罗斯这会倒是还没回来。

    陈舟想了想,克罗斯这几天,好像回来的都挺晚的。

    具体点的话,应该是从那天,把研究小组的人员筛选完之后开始的。

    至于原因的话,陈舟也问过克罗斯。

    只不过,克罗斯的回答,多少还是出乎了陈舟的意料的。

    克罗斯告诉陈舟,以往就他一个人跟着陈舟,那文献资料之类的,实在是多的不想看。

    可现在不一样了,又多了一个高结。

    难得的是,他和高结在一块时,两个人竟然沟通的十分愉快。

    就连刷文献资料的效率,都高了不少。

    以往在陈舟这里,只能找到打击感。

    这下子,终于结结实实的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不弱的。

    仿佛又回到了没有陈舟的slac。

    听到这些话时,反正陈舟是一脸的无奈。

    但是,对于克罗斯能够找到还算不错的搭档,陈舟也是挺开心的。

    至少,以后他的研究小组,有了两位不错的领头人。

    宿舍里,坐在书桌前的陈舟,开始整理从徐晨阳那里所获得的灵感。

    灵感只是那一瞬间的闪光,想要将这丝闪光,变成实实在在的数学公式。

    甚至于他期待中的答案,却还是需要付出许多心血,消耗不少脑细胞的。

    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

    陈舟面前崭新的一沓a4草稿纸,也逐渐变成了一张张填满公式和数学符合的手稿。

    当写满又一张草稿纸时,陈舟习惯性的拿笔点着草稿纸。

    “代数簇的分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代数几何核心问题,同样涉及并影响着很多数学领域……”

    “曲线和曲面的分类理论,早在50年代,就已经由恩里克、小平邦彦等人给出框架,但是高维簇的分类和结构,却一直让人觉得难以描述,原因就在于各种奇点问题……”

    “直到森重文在80年代,利用莫里科内的概念,给出了3维簇的分类……”

    想到这的陈舟,换了一张新的草稿纸。

    边回忆,边在草稿纸上,写着森理论的相关内容。

    事实上,最初的极小模型纲领,也就是森重文制定出来的。

    也因此,极小模型纲领,也被称为森重文纲领。

    只不过,森重文所提出的极小模型纲领,是为了解决3维簇的分类问题。

    而陈舟现在所要解决的极小模型纲领,却是从完整的角度去考虑的。

    其中的难度,远比3维簇的问题,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要知道,代数曲面的粗分类,可是经历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被小平邦彦等人严格证明。

    而维数每增加1,代数簇分类问题的难度,都是呈几何倍速增长的。

    在1970年时,3维簇的分类,更是被认为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

    就算是森重文给出了3维簇的分类,但是更高维的森理论,也由于极小模型纲领的复杂性,很长时间没有突破。

    所以,这其中的难度和艰巨,可想而知。

    饶是陈舟已经解决了极小模型纲领的第一问题,也不敢打包票,自己就一定能够完整的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的问题。

    当然,陈舟还是有信心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能够看得足够远。

    “有限生成定理的证明,给出了森理论在高维的一个可行性……”

    “但是特征p域的代数簇,由于没有奇点消解,仍旧难以处理……”

    再次停笔,点着草稿纸的陈舟,微微皱眉。

    森理论的目标,是对高维代数簇作出双有理等价下的分类。

    它的基本思路,是给定一个簇,然后“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几何手术”,得到一个等价类中的代表元,也就是极小模型。

    而这一系列的“几何手术”的核心,就是收缩映射。

    一方面,想要实现这一系列操作,那就必须首先保证收缩映射的存在性。

    关于这个方面的定理的证明,陈舟已经给出,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到这里,陈舟关于森理论的内容,其实又回到了极小模型纲领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