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元朝科举

    第十一章 元朝科举 (第2/3页)

再怎么我也要见见科举是何样子吧。其实,让我去迎合那蒙古鞑子我也不乐意的。”说完心中却想自己练武不成,这科举仕途又不能给自己大展宏图。此生却又能做什么,有何出息。不禁心中感觉一片茫然。

    路天武:“乡试报名我已经托人办好,今距考试还有十日,此去永州路参加乡试,路上要花费几天时间。我已打点好一切,明日便由我带灵儿出发。我昔日有一好友在永州路,我们可先行拜访。”

    萧升易夫妇常年呆在临阳村,于世事并无多大了解。平日也基本习惯了听路天武安排大小事宜。此时便也无过多话说。

    次日,萧灵便跟随路天武向永州路出发。行不几日便到永州路境地。元朝设行省,称为路,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元世祖统一天下以后,虽然对各方采取镇压,但相对于战时,经济上也算有了些进步。这永州路的繁华却也非临阳村能比的。行人络绎不绝,叫卖呼喝声充满了大街小巷。这一切在萧灵眼里也是充满了好奇和新鲜,一路上萧灵也是蹦蹦跳跳地跑这跑那,毕竟初次到繁华世界,不免兴奋不已。

    行不多时,两人来到一个布店前。路天武站在布店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店主:“老胡,还记得我吗?”

    布店的店主是个大约50岁左右的男子,满脸堆笑,闻声向路天武看过来:“这不是路兄吗,哈哈,这么多年没见。你还是老样子呀。快来,快来,里面坐。”言语中透出几分内心的喜悦。

    这店主叫胡圆,昔年,胡圆做生意进货途中遇到了劫匪,在劫匪想要杀人越货时,路天武恰好路过,于是拔刀相救。自此后,两人相识,又在几次交往中,彼此甚是投缘,便结了兄弟。

    路天武归隐后,很少外出,少了交往,但与胡圆之间的感情却并不减弱。这胡圆是个生意人,为人比较圆滑,但却很讲义气,对路天武当年从刀口下救下自己的事一直念念不忘,两人结了兄弟后更是不把路天武当外人看。

    胡圆在永州路开了几家布店,生意打理得很不错。娶妻刘氏,膝下生有一女,名胡月,年方十五,平时帮着胡圆经营布店。

    胡圆将两人引进布店内,进了内堂。便叫来伙计,将店里生意安排了一番后,带着路天武两人往自己家里赶去。

    胡圆大半生经营,挣了不少钱,在城郊买了块地,建了住房,是个大的院子。也算是比较富有的人家了。胡圆到了家里,又安排了人去叫胡月,并嘱咐刘氏,安排酒席,要为路天武两人接风。路天武对此倒也似已习惯。在旁看着胡圆忙碌。

    过不多时,一个一生红衣的少女跑了进来,见了路天武,却是一脸的惊喜:“路叔叔,你总算来看月儿了。都想死月儿了。你这会可要多留些时间。月儿也想多从你这学两手呢。呵呵,上回你教我的拳法我都练熟了的。”

    路天武回以一笑,看见胡月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也是比较高兴:“路叔叔,这回一定不让你失望。”接着,又转身拉过萧灵:“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