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虞柔

    第三十章 虞柔 (第2/3页)

无一失,还请太师毋多虑矣。”

    张鸿懿闻言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眉头轻皱道:

    “如此布置,大选虽万无一失,可如此一来沿海防务怕是多少会因此变的空虚,此处有纪云在,不需要神机营,传令将神机营调回京城吧,并遣五千水师精锐回防天沽炮台为适。”

    朱渐群闻言不解道:

    “太师,天沽炮台所在之关墙,可是风泫真人的玄晶仙墙,坚不可摧,就是一只鸟也飞不过来,那洋人久击无果,已被我军的玄武大炮击退,且洋人此时并未来犯,有必要再增调兵勇吗?”

    未及太师应答,朱世凯摆了摆手抢先答道:

    “贤侄无需多问,一切听从太师安排即可。”

    遂又言:

    “太师,本王这就按太师吩咐安排人去布置调派……”

    张鸿懿点了点头道:

    “嗯,如此自然甚好……但,老夫还是要再多叨扰一句。亲王为植隶总督,郡王为津地府封王,二位久掌植隶诸府司多年,对于军机县政的布控安排自然娴熟,此次安排也算是严谨缜密。

    但二位王爷既为执掌府权军机之人,还需更加精明细致,万不可折于细节,万无一失固然令人安神,可若一时不察留有一处漏洞,那可就是一失万无了。

    洋人舰炮之奇令人匪夷所思,多增兵勇布守北洋总是有所补益的,即使只是一人之力,也能更快的换一次弹药,打出一发炮弹,关键时刻可能就有奇效。

    倘若津地出现暴乱我等可以随时镇压,纵这帮彪人悍客修为高深,但毕竟是无组织无秩序的一帮乌合之众,而北洋若有失,则迎接我们的是军武先进,训练有素的洋人,彼时国门大开,王畿危急,悔之晚矣。

    六十年前我北洋水师也曾自诩防备天衣无缝,但敌人便是自这天沽炮台首先登陆,此乃老夫亲历难道还是诓言不成?因此还望二位王爷勿要大意轻敌,以免日后悔之已晚。

    须知世无天衣,岂曰无缝?”

    朱世凯闻言习惯的笑着点了点头,他也不是第一次听张鸿懿说教了。

    而戚郡王朱渐群的反应却无法像他的皇叔那般随意,他未曾想自己随意的无心之问,竟引出印象中孤言寡语的太师这么一大串说教的言语,他当即诚惶诚恐郑重道:

    “是渐群轻慢浅薄了,老太师之谆谆教诲,渐群日后必牢牢谨记。必不敢再对洋人有丝毫小视……”

    “嗯,如此甚好,戚郡王不必过于拘束,老夫不过仗着年迈随心直言罢了,我们且继续观看大选吧……”

    朱渐群忙点了点头,转过头去继续观看大选。

    自小站分擂擂比结束的黄启胜,也来到了东市广场的总擂台处,此刻他向北望去,一脸的憧憬。

    若换做常人除非是站在擂台上,不然自然是无法看清高高的观武阅台上的状况的,更别说看清圆盖之下台上坐的是何人了。

    但这铁则并不适用于修习御风仙法“纳”字决,内力雄厚且不断淬炼四肢百穴,目力惊人的的黄启胜。

    他虽然没见过坐于中间的张鸿懿和其右朱渐群,但他来植隶后,曾去汉王府上拜帖,呈递徐天彰所托书信给汉亲王朱世凯。

    如今饶以朱世凯之尊贵,尚且只能作陪左右,那老者的身份自然是昭然若揭了,必是当朝元辅张鸿懿无疑!

    黄启胜激动的面庞有些发颤,未曾想今日便能一睹传说中的张太师之姿貌,一想到曾定国安邦的传奇天朝老将、大明柱石此刻近在咫尺,就在落座于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