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浑夕

    第六百一十五章 浑夕 (第1/3页)

    “向瑾”。

    “那为什么我姓‘公输’,而妹妹要姓‘向’呢?”

    严儿确实是像读了几天书,拿过“幼儿园毕业”学历的,问出了一个“大”问题。

    “因为妈妈是晏家‘巫儿’,所以长子随妈妈姓;这妹妹呢,就跟你爸爸姓啦!”

    木依看着这个“虱子抱己子”的严儿,那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突然想起了自己还是“小尾巴”时代,也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整天问不停的“问题儿童”、“好奇宝宝”,就觉得特别可笑:

    原来,这人的性格,真能遗传!

    先子后女,“好”字是凑足了,可就是顺序反了一下。

    不过,问题不大,因为相差八岁,严儿这个做哥哥的,对谨儿妹妹,还是疼爱得不得了,对于他来说,这个妹妹,既是衬手的“难得玩具”,又是一个体现他“兄长风范”的天赐良机,这对兄妹的感情,那叫一个“像是一块泥捏出来”似的,成天厮混在一起,难分难舍。

    兄妹俩和木依一样,都酷爱做手工。

    家里能修、能建的,他们都积极参与,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绝对是“三好”少年。

    而带领着这一双儿女成长,木依也是贡献了自己几世的精力———不仅仅是从知识上,动手能力上,还有道德品行上,都做得要比向重来的多。

    而这些年里,把“育儿工作”全部包给木依了,向重的“重心”则去到了“游学”之上。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向重的“游学”之行,从陈、蔡开始,到陈、蔡结束。

    整个这一圈下来,最为令他满意的,就是“西河游学”的这一段了。

    他所苦等长大的“孔子”,也终于长大了。

    长到足以与他,共同讨论“黄、老之学”的妙处了。

    自从带了王丹和杨、赵两位师傅出行,这游学之趣,就没有少过。

    向重的天马行空,和几位老师的步步紧盯,就像“猫捉老鼠”一样刺激。

    如何能巧妙地把师傅们给“甩掉”,成了向重最爱做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