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严重拖堂

    第二一三章 严重拖堂 (第1/3页)

    蔡邕身为议郎,除了上奏疏弹劾他人,似乎也没别的技能可用了,虽然程远志说刘宏死了,说得一脸的淡定,但蔡邕还是发自内心地不敢相信啊,有刘宏在,卖官敛财是败坏朝堂根基,但至少还能维持京城洛阳的一片繁华。

    倘若刘宏死了,那问题就大了,所有的千疮百孔都会被揭露出来,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

    “呵,你是琰儿的父亲,本司空为何要欺骗于你,况且先帝已仙逝而去,此乃事实,新帝已在何太后和何大将军的拥立之下,登上了龙位,甚至如今宫内连传国玉玺都丢了。不信的话,蔡议郎可静待几日,到时消息自然不胫而飞。”

    程远志看在蔡邕是老丈人的份上,提前给蔡邕透露一点,不要让蔡邕在这关节骨眼上,真的傻傻地拿着什么弹劾奏疏入宫去,要是弹劾程远志也就算了,万一蔡邕不长眼,弹劾的是何太后或者大将军何进,那就完了,以何太后和何进的脾气,刚刚把持大权,正愁没有机会立威呢。

    蔡邕这种老头送上去,绝对是杀鸡敬猴的最好例子。

    到时,朝堂再有什么风云涌动,蔡邕耿直的性格,估计要比卢植、皇甫嵩等人还要直言不讳,无法容忍,说不定会连新帝都弹劾一波。

    反正,此时的京城洛阳,水太深了,不冒头还好,一抬头极可能会被枪打出头鸟。

    “这可如何是好,新帝年幼,太后善妒,大将军蛮横,又有宦官在其中挑拨离间,唉,我大汉何以如此多忧多难,未得兴昌。不行,老夫身为议郎,理应风言物事,这就写奏疏上谏去。”

    蔡邕想了想,现在的朝堂简直就变成了各路妖魔鬼怪的比斗场,没有半点朗朗乾坤,这样下去,大汉的平民百姓的日子可就要难过十倍咯。

    卖官敛财,只是从上层破坏大汉这一栋建筑,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县令有一个,还是十个,区别不大,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