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初入唐国

    第40章初入唐国 (第1/3页)

    凌晨时分,此时明月正高高的挂在天上,万物无声,大家都在熟睡着,而宋国国王.郑业此时却有些心神不宁,为了伏击冯啸天,他已经豁出去了。并且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传信的战鸽营来传递,消息只要伏击一结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必须第一时间通知自己,为此他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好好睡个觉了,整天都是双目赤红精神不震,哪怕附近有个鸟叫,或扇动翅膀的声音,都会让他立刻紧张起来。

    终于在今天他熬不住了,随便找了一个妃子就昏沉的睡下了,不知不觉间他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冯啸天被乱刃分尸,楚国被他打败,辽,晋两国纷纷向他臣服,自己终于可以完成先祖的心愿让宋国成为帝国。

    梦着梦着还笑出了声,不知过了多久,一位内监便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见郑业还在睡,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又想到郑业这几天的吩咐,他可是明旨了,一旦有那边的消息,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他,如果敢有人私藏消息,一律处死!

    这位内监想了想还是鼓足勇气,在殿外轻声呼喊着:“陛下,陛下~。”

    里面的妃子听到了外面的呼喊,.便知道一定是有十分要紧的事发生了,不然那名内监是没有勇气这么干的,于是轻轻的推醒了郑业。

    此时的郑业正做着美梦呢,现在被人打扰,这让他很不有些不耐的道:什么事?非要叫醒我美梦?”说完还翻了个身,.打算继续睡会。

    可这时外面的内监却提高了呼喊的声音,这让刚醒的郑业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了,只能是怒气冲冲的穿了件外衣,大喝一声:“进来吧。”

    那位内监听到此音,如蒙大赦,急急忙忙的走进了殿里,双手捧着一只小竹罐,说道:“禀告,陛下,前方的战鸽队传来最新消息,请陛下过目。“

    郑业一听一原来是战鸽队的消息,立马打起了精神,拿起了战报开始观看。这一看不要紧,好悬没把他给气死,自己苦心经营的计划,非旦没有成功。而且还把晋国给彻底得罪了,这下可好,本就内忧外患不断的宋国,.现在更加难了。

    反正当郑业看完这封战报之后,.由最开始的不信.然后是害怕.最后是愤怒,最终一口气没上来,晕了过去。下面的人被吓的是面无人色,急忙大喊御医。

    而后就是宫中一片大乱,不知道过了多久,郑业终于迷迷糊糊的清醒过来。

    当他睁眼时,天色己是大亮,而在他身边围了一群人,都用紧张的目光望着他。见他醒了.他们立刻上前嘘寒问暖,而郑业听了一会儿,就开始放声大哭了起来。

    他这一举动可把其它人都吓坏了,但是郑业却不再乎,一边哭,一边赶所有人走。终于人都走光了.,他这才一边哭.,一边自言自语道:“完了.全完了.祖宗基业没想到会毁在我的手上,这可让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啊!”

    哭了一阵之后,他也有些累了又开始昏睡了过去。这一次他足睡了三天,当他醒来时,多地传来的公文,己经堆集如山了。而最为重要的是晋国国王亲自给他写了一封国书.,上面还加盖了血色的朱批,这个颜色的加盖只有战书才能用,一但收了这封国书,那么就等同于接受了对方的战书,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么晋国那边也可以说,自己已经通知过了。就算我们出兵攻打.,也不算偷袭。

    看到这个,所有的大臣心里都凉了下来,他们都在等着国王陛下醒来主持大局,可郑业醒来看到这封战书。.心里也是六神无主,只能是硬着头皮拆开来看.。

    大概的内容就是:“混账王八蛋,你小子骗我出兵,让我冒着被唐国灭掉的风险来帮你,而你却在中途反悔,杀光了我们的人,让我们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让我国三大天才就此殒落,这血海深仇我一定要报,你给我等着!.等升龙盛会一结束,朕一定会御驾亲征,亲自灭了你们!”

    看完这封国书.郑业整个人都不好了。满头大汗.一脸的惊恐.。而这时的战老将军也已经回来了,.郑业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令人更衣上朝.。就这样众位朝臣被紧急集合了。

    .朝堂上,郑业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前方的战老将军,.气的他是暴跳如雷,随手拿起一个茶杯就向战老将军砸去。这是国王所掷,身为臣子他可不敢躲,只能任由这个茶杯和里面的茶水砸在自己脸上。

    顿时茶杯碎裂.,茶水弄得他满脸都是,而他的脸上也被砸青了一块儿。老将军也知道是自己办事不力。所以一点也没有要抵赖的意思.,直接跪下请罪道:“,启奏陛下,老臣无能未能完成陛下的重托,实在是罪该万死。现在老臣无话可说,请陛下降罪。“

    而郑业则是怒火冲天的道:“罪该万死?就算让你死一万次又有何用?现在我国己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岂是你一个人的脑袋能抗下来的?朕现在恨不得诛你九族。”

    他这句话说的无心,但是下面的人却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早些年战家荣宠正盛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想与他攀关系。能联姻的联姻.实在联不上的,就干脆做邻居。为此,战府附近的房子,都涨了不少钱,为的就是能抱上这根粗大腿。可是今天国王的话,却让一众人等是心惊肉跳啊!要知道,邻居也算九族之内啊,而且这有很多不是他邻居的人,也都曾经以他的朋友自居。现在可好,如果真要诛他九族,这满朝文武可要死上一大半。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这个情也要去求啊!于是几乎满朝文武都跪下了,纷纷开始为战老将军求情,说词还是那些,什么往日的军功,戒马一生,为国牺牲了儿子之类的话。郑业也清楚自己不能杀他,虽然他这几次对外缕战缕败,让人失望透顶。可是国内的军队,大部份还是信服他的。

    还有那几个因为自己当时心软,而放过的王爷们,如果不是有这老家伙震摄,估计早就起兵谋反了。就算是因为这个,郑业都不能杀他。

    虽然他几个家伙手中的兵马不多,连合起来,也不过才两三万人。可现如今,宋国已经经不起任何内耗了.。内战之事能免则免.,想到这些郑业也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说道:“.罢了,罢了,这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我也不好明旨处置你,你回去好好休养一下吧,现在正值升龙盛会,晋国也不敢冒然攻击我们,众位爱卿还是回去想想,应该如何让晋国消除对我们的敌意,可以给我们足够的时间,让我休养生息,好在升龙会后,可以夺回领土。”

    “是”下面人统一回答道。

    随后,郑业又吩咐了一下,最近比较紧急的几件国事,便下令退朝,之后回去继续想办法去了。

    而冯啸天这边,却是一切顺利。没有了那批伏击的人,这一路上畅通无阻,这次他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了,不但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而且还成功甩锅,让宋,晋两国翻脸,想想就让他一阵暗爽。接下来的路程他是看山山好,看水水美,并且把自己带的货物,都找机会送入了几个大城中。由用些负责管理艺人的管事们,传授给他们。让他们一有机会就先私下宣传.,等以后自己在升龙盛会一举成名时,,再开始全面宣传。而且人们都犯一个通病,那就是,凡是你越是大张旗鼓的宣传,人们就越不爱相信,反而是那些毫无根据的小道消息,.却让他们坚信不己.,越是不相干的人说的话.,就越是好奇,所谓三人为虎就是如此。

    一切的安排妥当之后,他们又行进了十几天。途中经过那片树林时,晋军已经开始排兵布降,运送粮草器械。一副剑拔弩张之势,对于冯啸天一行只是看了几眼后,便放行了。想来现在宋,晋两国的国王,都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了吧。

    对于他们之间的争斗,冯啸天可没兴趣管,只是在外围看看热闹。而宋军虽有心杀上来,但是晋军那边却严阵以待,自己一方也不敢有什么风吹草动。否则一定会被晋军抓住理由,从而攻打上来。总之现在的宋军,就是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乖宝宝。一切的事情都以忍字为先,看的冯啸天一行是一阵好笑。

    终于他们进入了唐国国境,为了这次盛会他们可是花了大价钱,所有能通向国都的道路,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在道路两侧都种满了鲜花。原本有些不平整的地方,也都紧急铺平,为大会的开始留一个好印象。别的不说就是这些人工费,加起来恐怕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见帝国的财力远非小国所能比拟的,这让冯啸天看在眼里,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要是把这笔钱给他,他可以干很多比这更有意义的事,而现在却全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面,真是让人痛心。冯啸天在忍了几天后,终于说了句粗口:“这群该死的形势主义者,竟整这些毫无意义的表面作风,如果这笔钱可以用在民生上,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无业游民和独寡老人了。“

    尽管唐国把路弄的很好,可是一些乡村中,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小孩随处可见,而青壮年基本上都被拉去当兵,每年都有一次换防放假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回家娶妻生子,可假期只有一次,有很多家都是刚成亲,就被迫离开了。

    所以才留下了这么多的老人来照顾小孩,而老人又没有什么劳动力,只能靠年青们的军响度日,就这样生产力不足,日子就苦了些。不过好在,他们有奴隶。

    在这个世界上各国争斗后,对方战俘.就成为了奴隶,奴隶允许买卖,也可以杀害,但是奴隶不许升做平民,只能做一辈子奴隶。.唐国这么多年兵强马壮,生产力还不减.大部分的功劳都是通过战争收缴奴隶。

    不单是唐国,世界各地的国家也都这么干,就是楚国也有奴隶,不过楚国不像唐国,人口众多,不在乎奴隶。楚国人少,对于奴隶很是宽容,甚至与平民无异,这也是小国们的一致作法。

    只要奴亲表现良好,就可以恢复自由身,还可以成为合法的楚国人,享受楚国一切应有的待遇.。这也是为什么冯啸天在楚国时,.对于奴隶并没有特别关注.,而到了唐国却对奴隶有了同情的感觉。

    看了一会儿,.'冯啸天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自己可以煽动这些.奴隶造反,那么唐国一定会自乱阵角。到了那时,唐国岂不是可以不攻自破,一个邪恶的笑客挂在了他的脸上,看来这件事,自己回去以后要好好谋划一番了。

    又走了几日后,终于看见了唐国国都“长安”,虽然离城门还有很远,但是想要入城的车队已经排了很长。其中不单有各国的使团,还有许多来自各地的寒门学子,想进去一展身手,毕竟这是招揽人才的盛会,每次都会有不少寒门学子,在升龙盛会上一举成名,从而开始平步青云。

    而为了鼓励这些年青人,这大会才用了升龙二字,寓意为鲤鱼跃龙门之意。因为他们是代表楚国而来,自然不用像那些寒门学子一样,在外围排队,直接驾着马车朝城门奔去。这让一众寒门子弟是羡慕不已,临近城门时,.冯啸天正巧见到了燕国的车队.,和宋国的车队。那两队人马虽说是皇家车队,但也要按顺序入城,双方人马自觉下车核对身份。

    燕国此次派来了五人,个个气宇轩昂.精神饱满.。而宋国一方只有三个人.气度虽然还可以.,但是却总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一脸的阴郁之色。,不过在场的众人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因为宋,燕两国相距甚远.,平时很少来往,所以双方人马只是寒喧了几句,就准备入城,当他们看到冯啸天他们时,燕国首先是好奇,然后是忌禅,好奇是因为冯啸天是这段时间名气最大之人了,攻城略地,开疆扩土无论在哪,都是让人崇拜的英雄。而忌禅就更好解释了,冯啸天的实力究竟达到什么层次?始终是个迷,不过根据传言说,他一拳就把宋国大供奉给打残了。

    对此宋国虽然极力掩饰说:“没有,”

    但是当时在场人员众多.,他们又如何能瞒的住.。再加上大供奉始终不肯露面来解释,这.就让人有些相信这个传言。.对此这五个家伙能不怕吗?他们全加一块,都不够大供奉那种层次的高手一巴掌拍的,更何况是这种能轻松把大供奉给打趴的人了.。所以他们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在城门边上等候.。

    宋国的人自然也看到了他的,眼中尽是说不清的仇恨之意,不过恨是恨.但是他们知道现在可不是报仇的好时机,只能是快速入城。.争取不与冯啸天碰面。

    .对此燕国人并没有怪他们失礼,只是拱手相送,看着落荒而逃的一群人,燕国生出一股同情之意,随后便主动上前打招呼。

    而冯啸天这一路上坐马车都要坐吐了,所以早早的就下了车,向城门方向走去。在双方还有两百米时,燕国人便早早的呼唤了起来:”这位可是那名动天下的楚国太子,冯啸天殿下?在下燕国皇子,牧尘特来拜会。”说着还不忘拱了拱手作行礼状。

    对于燕国人的以礼相待,冯啸天不愿作失礼之人回礼道:“正是在下.,燕国皇子如此客气,倒让在下有些不知所措了。”

    “哪里,哪里,殿下客气了,在下久仰 您的风采今日一见, 果然不凡,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我们一同入城,去下榻的宾馆内一叙如何?“牧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