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临安王府 醉累驸马

    第五十一章 临安王府 醉累驸马 (第1/3页)

    这不得不提到萧家的剑术,简直低调地不露锋芒,却可以独步天下。因为北宋“重文教,轻武事”,萧家立下祖训家规,确立“读书为本,以儒为业”,收敛剑气,躲避锋芒,不见圭角,以免招惹是非祸害。萧家属于豫中名门望族,在地方历史悠久,声望颇高,与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等五姓七望世家素有交情。为了延续家族的荣光,萧家身在江湖不问江湖世事,潜心培育子弟赶赴科举考取功名,养成文宦之家的家风,以庇佑家族昌盛。相对比文武状元而言,文士从快、从优,武举不受重视。当举子被点为状元时最次也是翰林,然后逐步升迁。而武状元若无重大战役的表现,也只能靠时间来升迁。所以,萧家主张一律从文。

    古有国家深陷危难之际弃笔从戎,今有北宋文不换武之风弃武从文。

    翌日,晨光熹微,穿透薄雾,射进窗户中,给人一种温暖清新的感觉。

    床榻上,床单、被罩整齐叠放着,淡淡的檀木香充斥着屋内,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满屋子清新闲适---一切就待柳雨晴推门进来。

    柳雨晴熬了薄荷百合汤,径直向房门走来。其实,她已料想屋内必然人去楼空,叔叔踏上归程,早早地离开商都郑州。他是一个不喜欢拖泥带水的人,重情忠义,心中也必然还有其他牵挂。

    但是,她依旧抱着一丝侥幸,或者放不下牵挂和责任感,早早地给叔叔熬制了养生粥,有利于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毕竟进入芒种,湿热天气容易让人心情烦躁,饮酒又容易伤肝伤胃。

    一份想念,一丝牵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现在来说是临安公主府的事情。

    为什么萧正羽会如此愤慨,不轻易动怒的他,终究忍不住发气。

    萧正羽与临安公主赵璇由宋太祖赵匡胤指婚,属于青梅竹马的关系。

    萧正羽喜欢生性聪慧的女人,赵璇自然不例外,她是宋太祖的长房孙女,父王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赵匡胤忽然暴毙身亡后,大宋江山不是延续自周朝开始由太子继位的传统,而是续位给了胞弟赵光义,这里面其中缘由浮想翩翩,也不言而喻。

    赵璇对皇祖父暴毙和父亲割腕自杀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她表面臣服于当今朝政,暗中蓄积自己的力量。

    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觉得她终归只是女儿身,掀不起大风大浪,加上内心原本多少有愧,对她的传闻多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她去。

    赵璇的性格强势,情绪善变,在外佯作一副与世无争的温婉模样,回到府中却是另外一种尊颜,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时常患得患失,喜欢试探对方。一旦有机会找到由头,发气脾气来,便盛气凌人,咄咄相逼,给予人一种踹不过来气的压力。

    或许是因为年少时经历王权相争带来的家庭变故,或许是太缺乏安全感,赵璇外表强势,内在又玻璃心,强迫自己伪装,为了保护自己,不想在王室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她渴望有人能懂,却又害怕被了解,于是不断进行纠结与自我拉扯。

    没有了父母的庇佑,庙堂上孤立难援,赵璇仿佛溺水的人,在水中奋力挣扎,却无力摆脱困境一般……在命悬一旦之际,人处于危急时刻,哪怕是一棵稻草或者飘零的落叶,也想在危急时刻慌拼命抓住,孤注一掷。

    萧正羽就是赵璇生命中的一根救命稻草,她紧紧地抓着他的手,就像溺水的人竭力抓住岸上的树枝一样,把许多寄托与期待押注在这个男人身上,希望他在身边为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希望他功成名就挤进北宋王朝权力的最圈层,希望他替父王拿回原本属于本家的尊严和地位,希望他……但是,越是期望越多,越是负重前行,越是害怕辜负。

    萧正羽爱着这个童年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小公主,从前的她爱笑,倚门献笑,掩口而笑,眉飞眼笑,破涕成笑……他几乎记着她所有笑语盈盈的样子,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他竭尽所能,想给予未婚妻以关爱,弥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