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归还

    第960章 归还 (第2/3页)

程度之后就不再是“坏事”,反而成了件“好事”。

    至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这意味着这些难以消化的废土客们被切割成了一颗颗细小的原子,就像嚼碎了的食物一样。

    而婆罗行省则不同。

    那里表面上那里生活着千族,但深入接触便不难发现,那生活在一千根“图腾柱”下的人其实共用的都是一套理论,心中都信奉着罗威尔这一个“真神”。

    他们的底层逻辑都是相同的,哪怕各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姓氏和略微不同的习俗。

    思索着两者的不同,方长的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很久很久以前在早期版本时听说的概念——

    “蜂巢。”

    这个词曾数次出现在联盟生物研究所对“盖亚”的研究报告上,并且作为社科院的联合研究课题进行立项。

    当初他纯粹是出于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学习人联语,才查阅了这些存在于游戏背景板中的资料。

    而随着他们对废土的深入,逐渐旧日战场的中心前往了那些被“余波”席卷的废土,这些资料也就逐渐被他搁置在了一旁。

    如今他却又重新回忆了起来。

    他还记得是在一篇研究报告上,一位名字他已经记不起来的研究员提出了自己对“盖亚”意识体起源的猜想。

    那个研究员认为,“盖亚”并非是直接从黏菌进化成的高等文明,而是高等文明从更高等的生命形式跌落下来之后形成的结果。

    即,向下的螺旋。

    凡人想要战胜巨人,不一定非要成为更高更强的巨人。

    还可以成为蟑螂。

    就算巨人能将蟑螂一脚踩死,也无法将所有的蟑螂都踩死。

    只要在巨人看不见的地方疯狂繁殖,最终获胜的一定是食谱更广泛且适应性更强的蟑螂。

    人类文明存在的时间过于短暂,很难从自身身上窥见进化树的全貌。

    但若是将时间轴拉到足够长度,其实在地球上也是能找到证据的。

    比如诞生于石炭纪的蟑螂,就淘汰了在食物链的地位远高于它的恐龙。

    一般情况下来讲,人当然是不能变成蟑螂的,但变成另一种哺乳动物的技术却是在《废土OL》的背景中存在的。

    譬如79号避难所的“永世”计划,便有研究员提出要用现有的基因技术diy一个能够度过废土纪元的强悍物种,并且承载人类的意识。

    这个计划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并没有完全失败——至少有两个人成功了,而其中一个还在79号避难所里待着。

    至于死爪,更是跑的满废土都是。

    而事实上,这正是高等生物或者说文明,为了文明的延续而对原有的原则作出的妥协,或者说对其文明性进行“主动降维”的行为。

    基于这些现有的线索,那个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假说。

    假设在一颗孤立的星球上存在一个名叫盖亚的族群。

    这个族群中存在ab两个主要分支。

    而为了战胜彼此,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抛弃了底线,最终都从巨人变成了黏菌——并且双方都再也回不去了。

    这个过程并不是瞬间完成,也许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博弈与内耗的过程。

    首先他们得卑微到尘土里,并且为了生存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再然后,双方一点一点地降低自己的底线,从巨人变成凡人,再从凡人变成蟑螂……最后一步一步降低对环境的需求,直到每一颗细胞都泡进了培养液。

    而当他们对自身的降维到达了极点,放弃除了“存在”之外的一切目标,并且就像一颗压缩到极限的弹簧,已经无法再继续压缩的时候……他们终于在坍缩中迎来了最后的“大爆炸”。

    没有人知道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具体是什么样子。

    同样,对于生活在大爆炸之前的“盖亚”们而言也是——没有人知道爆炸之后它们会在哪里,会去哪里,又会变成什么。

    无数聪明的个体在丛林法则的博弈下得出了最优解——

    那便是消灭个体的意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