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场终结者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场终结者 (第1/3页)

    黑暗中,中国军队悄然渗透着。

    曾经,渣渣一样的前国军,曾经,一些连杀鸡都尖叫,见血都晕眩的小市民,已经成为铁血的战士了。

    为了生存,为了尊严,为了报仇,见惯了太多的血腥和尸体,这些人,迅速蜕变成为英勇的战士。

    勇气,是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来的。

    战斗素养,是从你死我活的战斗中锻炼出来的。

    兵力不多,一个营,五百余人。

    这是用兵的极限。

    寒烽没有多么高深的军事素养,尤其是中高级指挥经验。兵力再多,就无法掌控了。

    而且,中国军队现有的组织程度,都是临时拼接的,军官和士兵相互熟悉的程度很低,大规模用兵,很大难度。

    还有,这也是因为部队的火力情况决定的。

    武器弹药需要缴获,尤其是子弹不宽裕,不能土豪浪费。

    最最重要的是,这样的部队规模,转移灵活,运动便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被敌人火力覆盖以后,损失过于惨重。

    毕竟,日军的重炮集群和来无影去无踪的轰炸机群,可是大杀器,中国军队只能躲避,无法抗衡。

    一句话,中等规模的城市游击战和运动战,才是最适合中国军队的。

    有什么武器,有什么兵员,就打什么仗!

    部队散开了,朝前运动,大约十几分钟,前锋部队和敌人驳火。

    日军也学精了,在阵地外围,设置了很多小股部队和监控支撑点,随时能够发现中国军队。

    大约三百多米宽的阵地,中国军队三个连,呈品字形状,拉开宽度和距离,向敌人射击。

    其实,中国军队做得非常非常好。

    他们的战斗素质,虽然差一些,可是,非常善于学习,官兵教学相长,市民熟悉地形,善于利用地形,在黑暗中,鬼子的精确射击能力也大打折扣,双方的战斗,以中国军队的潜行为主动进攻。

    一些中国军队,小分队,以及能潜伏到敌人监测点附近,将敌人暗杀了。

    趁其不备,一举消灭。

    一个监控点上,大约有三个到五个鬼子。

    中国军队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