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糖醋干尸

    第二百五十章 糖醋干尸 (第2/3页)

我就是他的妹妹,龙秋燕。”

    这句台词是庞飞燕在隐藏自己身份时,说给张三、李四、朱六三人听的。说这番话的时候,整个人是很骄傲的,颇有一种看不起乡下人的样子。

    江夏在写这句台词的时候。都没感觉出问题,可现在一拍起来,突然就觉着问题很大,简直是个天大的bug。

    问题出在了称呼上,古代皇帝,什么太祖、高祖、太宗、明宗、英宗等等,都是后加上去的,是死后祭祀时用的庙号。?.?`

    在当时的时间点来看,宋仁宗赵祯在位,怎么也不该用他死后的庙号来称呼他。这个就跟《康熙王朝》里孝庄自称时,都说自己死后的称呼孝庄一样,时间点不对。

    江夏想喊咔来停拍,修改一下台词,可怎么想也不知道该怎么改。反倒是这么称呼方便一点,估计上辈子《少年包青天》的剧组,要么是没发现,要么跟江夏想的差不多,实在不好称呼,用年号称呼也不太好,毕竟当时年号经常换,跟后世明清不一样。

    明清时代,一个皇帝的年号一般只有一个。明英宗朱祁镇因为有一次复辟,是有两个年号,其余的都是一个年号。

    不管是最初朱元璋的洪武、朱允炆的建文、爱新觉罗玄烨的康熙、爱新觉罗弘历的乾隆等等,都是年号。

    所以,在当时称呼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呼玄烨为康熙皇帝,这样的称呼是可以的。

    可在此之前的宋朝,皇帝的年号变来变去,用年号称呼时间可以,比如包拯登进士第的时候,是天圣五年,是宋仁宗的年号。再比如包拯死亡的时间,记录为嘉祐七年,还是宋仁宗的年号。

    总不能在描写的时候,又是称呼宋仁宗味天圣皇帝又是称呼他为嘉佑皇帝的吧?明明是一个人,给弄出两个称呼,着实不合适。所以,年号在宋朝称呼皇帝,着实有点不合适。

    没办法用年号称呼,一直说当今皇帝,也无法让观众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就只能卡着这个bug,以一个不专业的状态,称呼皇帝为仁宗皇帝了。

    这段戏主要是庞飞燕跟李四约定破案时间,也算是给保证定下来一个时间。拍摄过程挺慢,咔了好几次。

    中间还吃了顿饭,天气太热,休息了两个小时。这俩小时,也没闲着,拍了一段室内的戏份,江夏在看拍摄出来的镜头,还有场记的场记板,每一场戏拍摄多少遍,都是有纪录,后期间接的时候,要看着场记来间接镜头。

    这段在场景的戏拍摄完毕,已经是下午的五点多。江夏看了看时间,微微思考了一下,决定这块的镜头先不拍。

    不是不想拍,而是今天毕竟是第一天拍摄,各个组运作也只是熟悉一下,不需要太赶进度,能把这段拍摄完,就很不错了。

    在原版视频中,这段戏足足有八分钟,整个隐逸村的重要人物,几乎全都出席。

    下午的拍摄过程中,丁一一有几个表情没有做到位。虽然整场戏台词最多的是林墨颜,但抢镜的还是丁一一。

    《少年包青天》中的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